•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 70后骗了80后 竟因为对方年龄大
  • 70后骗了80后 竟因为对方年龄大

    时间:2019-03-12 17:26:28  来源:  作者:

    如今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冒充公检法”已经出现很多年,属于“老套路”,多见于电信网络诈骗。而在温州市泰顺,这一诈骗手法却在两位七八十岁年龄的老人身上出现了。

    今年年初,家住泰顺县罗阳镇桂坪村的八十岁老人舒某某在其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泰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称其被人以冒充领导帮助其办理民政救助款项的名义,诈骗了6900多元钱及其他财物。

    经民警详细了解,舒某某系泰顺县罗阳镇人,已80多岁,平时以务农为生,其妻子长年卧病在床,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舒某某因妻子生病住院,在泰顺县人民医院认识了潘某某,潘某某在了解到舒某某的妻子生病住院,身边又没有子女陪同,便主动找到舒某某“聊天”,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络,潘某某称舒某某为“大哥哥”。

    “我在部队当了十二年的连长,退伍回来以后当了十七年的公安局副局长,现在虽然已经七十二岁了,但是依然管着公安、民政、人武部、法院、交警等多个单位。”面对老实巴交的舒某某,潘某某“自豪”的说道。

    种了一辈子地的舒某某哪里见过这等“大人物”,瞬间就被潘某某成功“洗了脑”,潘某某顺水推舟,称能够利用其手中权力,帮助舒某某的妻子办理民政部门的补助款,办理成功的话,舒某某以后每个月都能够领到1200元的补助款。天上突然掉了块馅饼下来,舒某某自然是欣喜若狂,随后双方便交换了电话号码。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中,潘某某就以帮助舒某某妻子办理民政补助为由,先后两次来到舒某某的家中,同时多次电话联系舒某某,让其一个人到泰顺县罗阳镇东门车站的候车厅碰面。期间,潘某某以办理民政补助需要办事手续费、送红包打点关系、请领导吃饭等各种理由,让舒某某向其提供财物,其中一次甚至以其刚刚当选了泰顺县法院的院长要请客吃饭为由,让舒某某向其提供了2000元的请他吃饭。舒某某前后分六次共被诈骗走人民币6920元及家养鸭子、家酿红酒、三勒浆口服液等物品。

    在潘某某实施诈骗过程中,为了取得舒某某的信任,他还给了舒某某一张银行卡、一张名片和两枚戒指。潘某某对舒某某说银行卡内有15000元钱,但是目前密码没有做出来,还无法取出,等年过了,不但可以取出里面的15000元,还可以每个月收到1200元的补助款。那张名片则可以直接到某个地方取8000元的现金,但是也没有具体说明到何处取钱,他还称两颗戒指是送给舒某某当做纪念,价值均过万。后经民警核实,该张银行卡系注销卡,根本无法使用,那张名片则只是一张普通的名片,两颗戒指也都是普通的金属质地,根本不值钱。

    “我妻子生病需要钱,我家里本来就困难,他一开始找我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怀疑过他,还以为是我时来运转遇到贵人了,谁知道他是个骗子。”舒某某沮丧的说道,家里人也经常给舒某某灌输防诈骗的理念,但舒某某听不进去,总以为诈骗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想到在现实中的的确确发生在自己身上。

    民警根据舒某某的陈述,通过侦查手段,很快便锁定了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潘某某,并于3月5日在泰顺县百丈镇某茶山上对该潘某某进行抓捕。但是在民警找到潘某某时,潘某某却十分不配合,一方面他否认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对公安民警的执法极力抗拒,情绪也十分激动,后在民警及周围群众的耐心劝说下,潘某某才慢慢平复情绪,最后跟随民警到了公安机关,到案后的潘某某对其冒充身份诈骗舒某某的行为供认不讳。

    “刚开始我看这个老头年龄这么大了,80多岁了,在医院又没有子女陪同,所以就起了歪脑筋,想骗点钱花,后来接触过几次,我发现这个老头太好骗了,连我给他一张名片骗他说能取钱,他都相信,所以之后就越骗越多......”面对民警的审讯,坐在讯问室内的潘某某如是说道。据称潘某某的妻子住院已有几个月,治疗费花费了十几万元,家庭入不敷出,看到隔壁床位的舒某某年纪很大,想到自己从电视上学来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于是就动了坏脑筋。

    3月6日,该潘某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泰顺县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民警提醒,遇到此类诈骗情形,老年人不要轻信,要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及时与家人、警方沟通核实;另一方面,子女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老年人的思想状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