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新场景丨老街旧巷焕新 成都市井生活场景丰富多彩
  • 新场景丨老街旧巷焕新 成都市井生活场景丰富多彩

    时间:2021-02-17 15:20:40  来源:  作者:

    热闹喜庆的华兴街新春集市 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红灯笼,中国结,从繁华商业中心到静谧幽深小巷,在喜庆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人们眼角眉梢带着笑意。春节长假进入下半场,欢乐祥和的年味却并未减半。在一环路市井生活圈锦江段,全方位呈现了成都烟火气,展示着公园城市的幸福美好生活。网红打卡、街头快闪、新春购物、街巷特色游等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一系列可进入、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市井生活场景丰富多彩。

    “筒子楼”变身潮流体验空间

    “好惊喜!换下旧装穿上新衣裳,城市的街头也变了模样。”看着家门口的外装拆掉最后一层脚手架,家住一环路东四段34号院的居民刘大爷连连赞叹。伴随着几天前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的全面亮灯,这些老街旧巷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一环路是成都最早建成的环线主干道,在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建设中,城市更新无处不在,锦江区通过功能升级、风貌改造、景观建设和产业植入对一环路进行了改造提升。

    如今,沿街一间间店铺橱窗美化亮化,曾经杂乱无章的广告店招不见了踪影,老旧建筑的外立面焕然一新,给人干净、整齐、美观、有序的印象。夜间,建筑外立面灯光点亮,丰富城市色彩,营造锦江生活新场景。

    站在九眼桥头,全新亮相的故奈潮玩街区刷新了市民对这里的记忆,这个昔日的水产市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环路上的潮玩网红打卡地。过去这片区域曾是“筒子楼”,存在业态、安全、环境、市容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引进第三方投资、建设、改造、运营,打造了集嗨货、潮店、造物、轻食于一体的潮流体验空间。

    在牛王庙节点,脏乱、破旧的一环路东四段6号院通过平台统一租赁房屋,整体改造,化身为老成都韵味与现代时尚兼具的“产业院落”。美化院落外立面、设计院内公共空间、增设电梯……老旧院落环境不仅得到了优化,更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管理有序的生活场景,激发了社区的新活力。隔街相对的“迎大运”主题开敞绿地是由停车场改造而来,鲜花绿植错落美观,休闲座椅形态各异,市民可进入、可参与、可游玩,在城市里便能感受如画的自然风光。

    春节期间,走在一环路上,潮力方、点将台邻里美好生活馆等街头运动场景、集市社交场景、潮流消费场景,共同构建起了有历史内涵、有商业氛围、有生活气息、有文化故事的“市井生活圈。”

    华兴街再现“老成都”文化特色

    “3…2…1!”春节前夕,在人群的瞩目和欢呼下,改造一新的华兴街正式改头换面,以全新的姿态与市民见面。测过体温,亮过绿码,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市民有序走进夜幕下璀璨的华兴街。光影里的舞台,布置的点点小景,令人倍感温馨,仿佛是与一位老友进行新的交流,诉说着近日改变,唤醒旧时回忆碎片。

    华兴街得名于清光绪年间,这条名副其实的百年老街荟萃了成都人喝茶听戏的生活场景,凝练了川茶川菜等地域文化。随着华兴街特色街区风貌改造完成,走在全新亮相的华兴街,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风貌迎面而来。为丰富市民就地过年生活场景,华兴街还开启了新春集市,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游玩。

    街区风貌延续了传统的川西风格特色,融入邮政大厦的西式建筑风格元素,以青灰为主色调,红色、绿色点缀其间,呈现出中西结合的传统商铺风貌特征。曾经破旧的棚户区、沿街小巷蜕变为环境优美、内涵丰富的生活新场景。

    坐落在暑袜北一街145号的山水间古迹酒店成为这个春节的热门打卡点。它由清末三进三出老院落改建而成,改造前这里是个典型的棚户区,改造后建筑保留了传统川西民居风格,古朴自然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酒店里随处可见清朝时期的吊瓜、土墙、立柱、石雕、青砖瓦片等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既能邂逅古迹,也能体验川西风情,成为了华兴街特色街区的川西文化文旅体验点。

    古市香与古迹酒店相邻,原为华兴街社区的一处垃圾中转站,如今古市香利用原有空间改造,设计出川西传统建筑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餐厅,增添了街区素雅古朴的韵味,弥漫出诱人的食物香气。乘风巷不见了过去散乱的业态和杂乱的环境,成为了展现华兴街文化与历史的特色小巷。漫步其中,华兴街的点滴浮现在眼前,巷尾还有时尚的川剧川茶元素可供打卡拍照。

    本报记者 李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