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硬核“四”川】四川关键词名词解释之“三九大”:九寨沟不会让你等太久
  • 【硬核“四”川】四川关键词名词解释之“三九大”:九寨沟不会让你等太久

    时间:2019-03-09 18:37:45  来源:  作者:

    媒体聚焦四川代表团开放日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9日讯(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何苑菁 李丹 胡旭阳 摄影报道) “三九大”、“四五六”、“铁公机”、“1+3”,四组关键词刷新你对四川的认知。没错,这四组关键词就是四川的“硬核”。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本次全体会议向媒体开放,来自76家境内外媒体的240多名记者到会旁听。

    在媒体提问阶段,彭清华、尹力、范波、杨兴平、罗佳明、罗强等代表,分别回答了人民日报、香港商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面对境内外媒体,四川代表团列数据、举实例,生动讲述四川各领域创新尝试和可喜变化,尤其是四组独具特色的关键词,可谓刷新了四川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在回答各位记者朋友提问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四川有关情况,以便大家对四川有一个初步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彭清华介绍,去年11月,在香港参加“川港澳合作周”活动时,自己曾用“三九大”“四五六”“铁公机”“1+3”四组关键词来介绍四川的特点,引起境内外广泛关注。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什么是“三九大”?

    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三九大”吧。

    纵目面具(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神树(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立人像(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吃“可爱多”长大的熊猫(图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三九大”,是四川最有代表性的三张名片。“三”是指三星堆,是古老神秘的巴蜀文明的象征;“九”是指九寨沟,是四川神奇瑰丽自然风光的精华;“大”是指大熊猫,是家喻户晓、人见人爱的国宝。“三九大”集中反映了四川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四川拥有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及大熊猫栖息地等5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山大川星罗棋布,巴蜀文明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绚丽多姿,自然资源富集广博,水能、天然气、钒钛锂等储量全国领先。

    九寨沟美景(九寨沟管理局供图)

    其中,九寨沟地震恢复重建情况关注度颇高,彭清华表示,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灾区恢复重建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九寨沟景区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恢复对游客开放,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全国人大代表杨克宁接受四川新闻网等媒体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阿坝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介绍,阿坝州始终坚持生态修复、产业振兴、项目建设“三管齐下”,积极探索世界自然遗产抢救修复、恢复保护、发展提升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加快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精心打造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康的典范。

    九寨沟美景掠影(九寨沟县委宣传部供图)

    他透露,目前,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200多个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76个;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景区已恢复往日的壮观与美丽。当前,阿坝正全速推进恢复重建,“九寨沟不会让大家等太久的”,相信“补妆”归来的九寨沟一定会更加美丽。

    九寨沟迷人美景(九寨沟管理局供图)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代表团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向境内外媒体推介四川文旅

    不止是“三九大”!

    其实,不止是“三九大”,四川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和品位在全国名列前茅,现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5处,三星堆、金沙、蜀道等大遗址9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500多家,藏羌彝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成都是最佳旅游城市,也是“美食之都”。

    近年来,四川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成为5个“万亿级”旅游大省之一,文化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700亿元。尤其是今年春节,全省接待游客82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实现旅游总收入580多亿元、同比增长30%,两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四川将如何用好文旅资源,推动从文化旅游大省迈向文化旅游强省呢?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府副省长杨兴平介绍,四川省委、省政府把高起点谋划四川文化旅游发展,作为事关长远的大事来抓,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来抓,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需求的重要支撑来抓,“今年,文化旅游与县域经济一起被确定为全省必须扎实抓好的两项重点工作。我们计划在4月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谋划部署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下一步,按照“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四川将在成都建设文旅发展核心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以及川西北,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及产业特色,构建区域文旅发展格局,强化区域协同,加快产业聚集,打造文旅经济的超级IP。

    杨兴平透露,还要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枢纽项目。包括“一区一园一廊一周十大”。一区,即建设三星堆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一园,即建设长征主题文化公园;一廊,即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一周,即举办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文化旅游周;十大,即高水平规划建设大九寨、大熊猫、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茶马古道等十大文化旅游精品,逐步使四川文化旅游形成标志性品牌、产生世界级影响、发挥引领性作用。

    此外,四川将培育壮大文化旅游经济发展主体。未来5年,四川要创建50个天府旅游名县,对候选县和命名县给予财政资金奖补和用地指标倾斜;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力争形成5家总资产和总收入达“双百亿”的旗舰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鼓励中小微文旅企业做优做强;建设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做优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做强一批艺术团体,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

    欢迎海内外的朋友都随着“三九大”的指引来到四川,向文化旅游强省迈步中的四川需要您的支持和点赞,“我们在四川等你。”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