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变革.40年巨变】40年增长145倍!泸县经济总量突破300亿
  • 【变革.40年巨变】40年增长145倍!泸县经济总量突破300亿

    时间:2018-12-13 17:22:08  来源:  作者:

    泸县县城

    四川新闻网泸州12月13日讯((曾佐然 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今日,记者从泸州市泸县县委宣传部获悉,40年来,泸县经济总量(GDP)从1978年的2.1亿元起步,1993年突破10亿,2009年突破100亿,2010年―2017年平均每年上升27亿元,仅用7年时间实现100亿到300亿的跨越,到2017年突破300亿,是1978年的145倍,在西部百强县评价中位列第62位。

    泸州云龙机场通航见证“泸州速度

    40年间 三大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优化升级为“二三一”型。第二产业高速崛起。产业园区由中小企业创业园“一园四区”发展到“一园一区”,承载区突破10平方公里。医药产业园成功跻身四川省五大重点医药产业园区行列,经开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只待省政府常务会批复,“一园一区”主营业务收入今年可分别突破100亿元、300亿元。医药、绿色食品、建筑三大产业形成集群,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布局。201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可超187亿元,是1978年的374倍。

    第三产业势头强劲。玉蟾温泉度假区已形成规模接待能力,石刻博物馆、屈氏庄园博物馆开馆运营,龙桥文化生态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玉蟾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创建,北部田园综合体、石桥生态旅游特色镇等项目全面推进;商贸、物流、特色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万福大都汇、龙城现代冷链物流年底建成投运,电商大厦入驻商家95家,农村电商实现村级全覆盖,创成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可超93亿元,是1978年的183倍。

    现代农业规模发展。粮食生产稳步提升,“全国粮食先进县”荣誉持续巩固,创成国家级“中稻 再生稻”绿色高质高效,中稻、再生稻总产、单产位居全省第一。建成嘉明现代农业产业园、方洞万亩农业产业园、喻寺谭坝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刘氏泡菜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培育农民专合社520家、家庭农场880户,绿色蔬菜、特色经作、优质粮食、现代养殖、休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等特色农业得到持续巩固。连续两年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可超50亿元,是1978年的48倍。

    正在建设的市民休闲工程

      40年间 城乡面貌沧海桑田

    县城从无到有。1996年县城迁建,结束了有县无城的历史。到2003年,县城主体初具规模。目前,“四核四区”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一横一纵,半环相扣”城市骨干路网构建成型,25平方公里城市主骨架基本形成;创成全国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全市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通过省级初验。预计2018年底,县城建成区和城市人口将突破“双二十”,达20.5平方公里、20.5万人。

    交通由难到畅。四川长江北岸唯一的千吨级散杂件码头泸县神仙桥港,一期3个1000吨级散杂件泊位运行良好,与泸州集装箱港口优势互补。厦蓉高速、成自泸赤高速相继建成,南渝泸高速公路路基年底贯通,G246进场动工,泸永高速加快推进,泸永路、泸隆路、泸荣路、合牛路等干线公路纵贯全境,“四横八纵两环”快速路网正在形成。川南城际铁路泸县段44个工点已开工25个,渝昆铁路即将启动。云龙机场建成通航,开通北上广等21条航线。“水公铁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集镇焕然一新。一级场镇硬化、亮化、绿化全覆盖,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停车场等场镇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预计年底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5.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7.5%提升至44%,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7万人跃升至49万人。

      40年间 群众生活全面改善

    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农村“社社通”水泥路全面实现,40个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213个建制村通公交,236个建制村通客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彻底改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彩电、电冰箱、空调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8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37元,是1978年的10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84元,是1978年的173倍。

    精神生活更加丰富。1986年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实现“两基”。创办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3所,市级示范性高中1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蝉联泸州市28连冠。图书馆、文化馆、全民健身中心,2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301个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全部免费开放,2018年公益性文艺演出、电影放映3500余场次。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面实施全民参保,全县社会保险覆盖172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连续14年上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全民预防保健深入实施,创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县。

      再出发:改革不停步 发展不停歇 民生不松劲

    回顾泸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大气谋事、精心做事的创业史,也是一部团结奉献、成绩辉煌的发展史,更是一部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奋斗史。四十年间,泸县经受住了洪灾、风灾、“非典”、矿难等严峻考验,学到了应对各种自然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本领,积累了干事创业的经验。

    回顾泸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泸县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泸县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改善民生是“不懈追求”。

    泸县将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歇。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深度融入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文旅联动、富民强县”战略,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先机、勇挑重担,秉承自加压力、勇争一流的精神,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区县综合实力排位进入全省前40位,实现“跨越五百亿、挺进四十强”。

    泸县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以重点难点为突破,统筹推进九大领域改革,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推动泸县融入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取得根本性突破,为泸州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泸县力量。

    泸县将坚持改善民生不松劲。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商贸等城市配套功能,同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宜居县城,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面促进农村居民交通、用电、饮水、环境、住房等基本生活生产条件改善。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