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当巴黎遇见成都 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今日启幕
  • 当巴黎遇见成都 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今日启幕

    时间:2018-10-11 15:13:34  来源:  作者:

    一个是东方千年名城,一个是西方艺术之都。成都与巴黎,虽遥隔万里,却在精神气质上有诸多共通之处。

    10月11日至15日,“2018・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将在成都举行。10多位法国诗人、30多位成都诗人、40多位国内诗人,以及20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诗人将齐聚成都,总共100多位中外杰出诗人参加。他们将以诗为媒,畅谈文艺与人生,城市与世界,历史与未来。

    举办到第二届的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是社会层面的文化事件,本届诗歌周更是将主题聚焦“成都与巴黎”两座同样优雅而浪漫的城市,让诗歌与城市,文学与地理,产生深层度的互动。

    在5天的日程里,参会诗人们将会举行研讨会、朗诵会、新书首发式、实地踏访校园、博物馆、熊猫基地、音乐公园、特色古镇,全方位近距离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诗意文化魅力。

    这是成都与巴黎这两座城市,首次以诗为媒牵手,诗歌双子星座将迸发出令人期待的璀璨火花。

    那就让我们先来听听诗人们对这一优雅与浪漫交织的盛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评说吧。

      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成都的诗意氛围,会让法国诗人们受到鼓舞”

    “首先,这两个城市都在物质上富有。成都是天府之国,巴黎是法国首都。在物质上富有,然后会对艺术有欣赏的需求。第二,心灵的自由悠闲。没有‘闲’,就没有细致观察的可能。最后,就是两个城市都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吸引了大量的诗人、画家等有创造力和艺术敏感度的人汇聚。”

    前来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1990至1994年在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任外交官。200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著有诗集《单独者》等,译作有《勒韦尔迪诗选》等。2008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骑士”勋章。树才也曾多次来到四川、成都,对成都有着较深的了解。

    提到法国,大家都知道那里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学史。但对于当代法国诗歌是什么状况,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法国的诗歌对中国新诗带来过怎样的营养?此次邀请的法国诗人,大多数是第一次来中国。当他们来到成都,置身于成都的诗人之间、诗歌氛围之中,将会有怎样的火花?对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连线采访到树才先生,请他谈一谈法国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关系,成都诗人及其诗意生活。

    作为西方文化一大中心,法国的整个诗歌的创造力体现在个性,真正现代诗歌就是法国开启的,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是波德莱尔,甚至象征主义诗歌直接参与中国现代诗歌诞生和最初的发展。中国的现代诗歌在很大程度上,从法国的现代诗歌,尤其是象征主义诗歌得到了营养,如戴望舒、梁宗岱、艾青等。提到法国当代诗人、诗歌的生态现状,树才说,随着20世纪初的远去,法国诗歌的高峰、辉煌也开始不再,尤其是“有了一战、二战,法国的诗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当下,诗歌在法国,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受社会、民众重视,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尤其是随着物质享受时代的到来,快节奏的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倾向于寻找轻松的娱乐,而不是精神上需要努力的困难的阅读。而诗歌是困难的,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所以,总体来说,法国诗歌是边缘化的。”

    树才提到,像在成都举行如此丰富的国际诗歌周,在法国是不太可能的,“比起以前,法国有很多诗歌浪潮,现在的法国诗人,主要是以单独的、个体的形式而存在,相对而言,要更为孤独。而我们中国,诗歌氛围则比法国更加热烈,土壤更肥沃。”此次来到成都的法国诗人们,看到成都的诗意,感受热闹的诗歌氛围,“我想,他们会受到鼓舞。看到诗歌在中国,在成都,还如此有社会影响力、存在感。”

    在巴黎的左岸,适合大众享受有艺术感的生活,在成都,大家也普遍爱艺术、诗人爱雅聚。艺术气息浓厚的各种茶舍,现代而有品位的时装店,干净舒适的街道,有外国诗人来到成都的玉林西路,尤其是文人墨客对城市的书写,让不少诗人觉得成都很像巴黎。树才分析说,“首先,这两个城市都在物质上富有。成都是天府之国,巴黎是法国首都。在物质上富有,然后会对艺术有欣赏的需求。第二,心灵的自由悠闲。没有‘闲’,就没有细致观察的可能。最后,就是两个城市都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吸引了大量的诗人、画家等有创造力和艺术敏感度的人汇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1][2]下一页 尾页

      鲁奖女诗人娜夜:“成都,一座向诗而在的城市”

    “成都的诗意像它绵密的雨雾一样无处不在。”

    “中国有很多好的诗人都在成都,有时候,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本身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一个有温度的城市,首先意味着人的友善,成都人温和友善。”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著名女诗人娜夜认为:“成都的诗意像它绵密的雨雾一样无处不在。”

    一座富有诗意的城市,总是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显出盎然的艺术性,在娜夜看来:“成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它的诗意体现在自然地理之中,也体现在人的精神向度,对美好事物和中西方艺术的感知能力。成都的街头巷尾、茶馆、酒吧的一些小细节装饰得好玩有趣又耐人寻味。在一个现代化城市,无比坚硬的钢筋水泥的架构之下,显出以人为本,以人为善的人间烟火之气,寂静而祥和,这种气息很重要!”

    娜夜认为非明非暗的过度空间更能激发人的艺术想象力:“造成成都这种诗意的生活特征,可能跟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北欧的城市,因为光照时间太短,人会显得抑郁;高原强烈的紫外光,明晃晃的,直接而强烈;而成都,绵绵的雨雾和这些半明半暗的天气,更适宜滋长人心中的艺术植被。”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创作出诸多名篇自不用说,现代成都也出现了诸多著名诗人:“中国有很多好的诗人都在成都,有时候,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本身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成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许多诗人和刊物,八十年代至今几乎没有诗人不知道《星星》诗刊的,也几乎每个诗人都在信封上写过: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现在的《草堂》也是一本非常有凝聚力的诗刊。包括近年来举行的大型诗歌活动,此起彼伏,使成都带给人一种向诗而在的感觉。”

    2018成都国际诗歌周是一场成都与巴黎这两座城市的双城会,两座城市曾经孕育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是不是越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人们就越喜欢诗歌?娜夜认为:“诗歌是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的精神活动。精神生活的丰富会开启人们对于诗意生活的追求,而阅读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就像维特根斯坦说过的:‘我们的生活没有改变,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没有改变。’如果我们阅读诗歌的人多了,就会慢慢改变生活的状态。诗歌和音乐一样,比音乐更抽象,但和音乐一样影响人的心灵和生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

      本土青年诗人马嘶:“成都一直散发着诗歌的迷人气息”

    “成都和巴黎都是很浪漫迷人的城市,如果我和法国同行聊到成都,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我们骨子里的生活态度。”

    这次成都国际诗歌周吸引了不少本土优秀青年诗人参加,马嘶就是其中一位。10月10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马嘶谈到了本次诗歌周的重要性,以及成都诗意生活对普通市民甚至外地游客的影响。马嘶说:“成都这个城市一直散发着诗歌的迷人气息,这是生活上传递出来。这座城市在发展,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也和诗歌当代性相匹配。成都的诗意生活从古至今,延绵不绝。”

    马嘶是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2013年由《星星》诗刊评选为“四川十大青年诗人”,不仅写得一手好诗,而且还建了一所文艺清新的三径书院。这所书院位于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他说,自己一直以来就有一个“书院”情结,希望这里能建设成有个性返璞归真的文化村落,也希望娃娃能在田野和书院里长大。

    “成都最近建设了不少绿道,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我的书院也修在山水之间,这些都是诗意的体现。”马嘶说。在这位诗人眼中,从古至今,蜀人在文学诗歌方面都有强大的基因和传统,“唐宋时期,李白、杜甫和苏轼都在四川留下很多诗篇。而在新诗时代,成都也是全国诗歌重镇,成都和北京是中国诗歌界的两个高峰城市。”

    马嘶认为,现代诗歌和城市气质有密切关系。“仔细琢磨,会发现这个现象很迷人,诗意和市民的生活习性、脾气、文化修养有关,这是一个传承,成都这个城市一直散发着诗歌的迷人气息,这是生活上传递出来。成都老百姓的安逸和悠闲没有哪个城市能相比,成都人对生活充满喜爱,把生活当成生活,比如一出太阳大家就跑出去喝茶,类似这样充满人情味和细节的地方还有很多。”

    成都作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马嘶觉得这也是因为成都的诗意生活对外地人有着强烈吸引力。“除开诗歌,成都的音乐和绘画领域也很强,比如当代艺术,活跃着像何多苓、周春芽这样一大批优秀艺术家。此外,成都城市建筑的形态也很有诗意,充满情调。”

    这次国际诗歌周要来很多法国诗人,马嘶笑着说:“成都和巴黎都是很浪漫迷人的城市,如果我和法国同行聊到成都,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我们骨子里的生活态度。”

    这次诗歌周收录了马嘶新近完成的作品《夜晚诗》,马嘶写道:“我们骑着蓝鲸在天空翱翔,是行之――他紧紧抱着我;他偶尔梦中明亮的尖叫,让我重新回到婴儿的扑腾。”马嘶说:“这首诗写于今年七月,呈现了人在城市里最本真的东西,在那个酷暑难熬的夜晚,我特别想回到一种安静纯真的状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帆

    首页 上一页[1][2]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