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孩子读不了私立学校 “老赖”父母急找法院表示还钱
  • 孩子读不了私立学校 “老赖”父母急找法院表示还钱

    时间:2018-09-04 18:35:20  来源:  作者:

    家长在告知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四川新闻网德阳9月3日讯(记者 周鸿)因担心自己的子女上学受到影响,绵竹两名市民主动找到法院还钱。3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绵竹市人民法院获悉,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限制消费的家长,其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园)。目前,该措施已经在绵竹开始实行,这也是德阳市首个开始实行的县市。

    目前,绵竹市人民法院已经印制3000份告知书,将陆续下发到绵竹的高收费私立学校和幼儿园的家长们手中。同时,将对在这些学校和幼儿园就读的学生的家长进行筛查。一经发现,将责令其转校(园)。

    借钱不还却送子女上高收费私立学校

    绵竹市民汪某与魏某向赖某等4人借款100万元不还,随后两人被诉至绵竹市人民法院。2017年,经绵竹法院调解后达成协议:汪某、魏某期限内支付赖某等4人借款本金100万元及利息,但二人均未履行义务。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绵竹法院依法对汪某和魏某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查封了二人在绵竹城区玉妃路某小区的房产。

    最初两人尚能联系,也主动与赖某等人协商,答应先行给付部分款项,但随后毁约不再露面,试图逃避执行。

    因赖某等人对汪某和魏某的房屋有抵押且在其拒不配合腾退的情况下处置存在一定顾虑,又暂未发现这两人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本案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7月底,申请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的孩子在绵竹某高收费私立学校就读,不可能没有履行义务的能力。执行法官立即向教育局核实,确认该校学费收费标准为每年逾万元,属于高收费的私立学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有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的行为。

    8月中旬,执行法官在教育局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下,告知其二人不履行义务的严重后果,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联系执行法官,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法院拍卖房子及车位,并承诺限期搬离房屋内的家具。

    目前,被执行人已经搬离房屋,该案顺利进入评估、拍卖程序。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绵竹法院法官在学校向家长普法

      解决执行难“老赖”子女不得就读绵竹高收费私立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失信,孩子无辜。”昨日,绵竹实验学校开始报名,绵竹市人民法院法官邓涛带着《绵竹市人民法院、绵竹市教育局致被列为实行被执行人或限制消费人员家长们的一封信》来到学校开展普法宣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被执行人的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园)。

    目前绵竹市高收费私立学校共有8所,而绵竹实验学校是唯一一所初中,另外7所都是幼儿园。邓涛说,这些学校在招生时须对所招录学生家长的失信情况进行审查,凡是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限制消费的,其子女一律不得录取;对已招录的学生,有上述情形者,一经发现,将责令其转校(园)。

    “此举的初衷仅在于敦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非限制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正当权利。”绵竹市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说,在家长失信的情况下,子女可能面临入不被录取或勒令退学、转学等被动局面,势必给孩子身心造成影响。换位思考,当失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时,申请执行人的孩子可能因对方这种行为正为生活所困。

    是否有家长以“孩子上学的钱是亲友所出”的理由来进行阻挠?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此类还没有发生。不过,即使有这种情况,也会根据法律规定来执行。“我们也会依据孩子的监护人等多方面来考虑。”

    据悉,绵竹市人民法院印制了3000份告知书,将下发到名单中的各个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筛查。同时,家长也可网上登录“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点击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消费人员”查询平台,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查询自己的状态。如果已按照生效法律文书自动履行完毕的被执行人,应尽快告知法院承办法官。(图由绵竹法院提供)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绵竹法院与教育局联合向家长发布的一封信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