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金川县角木牛村“变废为宝” 探索出高半山农业产业增收致富新模式
  • 金川县角木牛村“变废为宝” 探索出高半山农业产业增收致富新模式

    时间:2018-09-04 18:35:00  来源:  作者:

    金川县角木牛村。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4日讯(记者 张宇)青山含黛,满目葱郁。盛夏季节,走进金川县勒乌镇角木牛村,听到最多的是角木牛之变。

    “村庄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却是个贫困村。”金川县勒乌镇党委书记侯丰说。曾经的角木牛村地处偏僻,道路难行,面朝大山,坐困愁城。现如今,角木牛村因地制宜练出“绣花”功夫,民生短板被“一针针”补齐,村集体经济已达到18.32万,将于今年整村脱贫。

    角木牛村位于金川县城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属典型的高半山村,过去村集体没有固定资产收益,农业产业也缺乏有效支撑,是金川县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角木牛村有贫困户84户297人,其中:2015年脱贫16户56人,2016年计划脱贫37户133人,2017年脱贫20户61人,今年计划脱贫11户47人、实现整村“摘帽”。

    2014年以来角木牛村盘活集体资产,依据本村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采取流转土地和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探索高半山农业产业增收致富新模式,将高半山荒废土地变废为宝,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利用有利资源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壮大集体产业,以流转土地种植花椒、茵红李并林下套种蔬菜、道地中药材,以流转林地发展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

    “目前,角木牛村具有规模化种植基地5个、养殖基地1个,共流转土地700余亩,通过“支部+公司+集体经济+农户(带动贫困户)的模式,有效盘活“资源、资金、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8.32万元(除效益分红外),并采取“折股量化” 式分红,彻底摆脱角木牛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尴尬,切实解决了村民务工、贫困户就业等问题。”角木牛村第一书记牟银桥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

    通过“资源、资金、资产”有效盘活,采取“折股量化”的分红模式,增加了集体收入,彻底摆脱角木牛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尴尬。有效解决了村民务工就业等问题,实现贫困户“日日有活干、月月有工资、年底有分红”的新模式,切实增加老百姓经济收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合作共赢。

    角木牛村共流转土地700余亩,涉及农户160户710余人,贫困户84户297人全覆盖,预计每年解决固定稳定就业40余人,创造120余万元的临时务工收入,在解决农户就业难的同时,还走出了一条农民稳定增收致富是新路子。

    不仅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这几年角木牛村硬化通村路14.9公里、修建了40的卫生室、46的文化室和500的村民活动中心并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

    “以前父母生病,家里人口多、开销大,现在大儿子开挖掘机、二儿子也弄点菜生意,我自己在家养牛,我们家今年脱贫没问题!更不用说荒了这么多年的土地流转给公司还能变废为宝,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孙银华乐滋滋的向四川新闻网记者说到。

    孙银华是角木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口7人。2014年家里父亲患病、母亲残疾、妻子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家中因病致贫。角木牛村根据孙银华家中实际情况,找准脱贫对策:通过医疗救助,解决父母看病资金难题;通过产业扶持资金2.59万元,发展养殖养牛6头;两个孙子享受教育扶贫每年1500余元;通过流转土地9.3亩,获得流转资金5580元,加上务工收入、生态管护岗位工资、产业养牛收入等,人均年收入在9300元以上。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孙银华一家将于2018年底顺利摘掉贫困的帽子。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祖祖辈辈待在角木村,从没想到家乡会发生这么大变化!”村民看到如今的变化由衷地说道。事实上,角木牛村的变化只是金川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贫困发生率下降,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民面貌气象一新,金川县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更为坚定。

    据悉,角木牛村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有利资源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壮大集体产业,以流转土地种植花椒、茵红李并林下套种蔬菜、道地中药材,以流转林地发展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继续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抓手,再探索新思路、拓展新渠道、取得新进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