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成都如何“高质量发展”?看6大评价领域52个二级指标
  • 成都如何“高质量发展”?看6大评价领域52个二级指标

    时间:2018-08-08 14:29:20  来源:  作者:

    日前,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探索建立<成都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工作方案》,明确成都将通过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风险防控、民生改善6大评价领域的52个指标来评价高质量发展水平。

    有哪些指标?

    绿色低碳评价领域指标最多

    成都晚报记者注意到,《成都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评价指标体系以“三新两优一控”,即“发展方式新、经济结构新、发展动能新、绿色低碳优、民生福祉优、风险可防控”的目标为导向构建基本框架,具体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包含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风险防控、民生改善6大评价领域;第二个层次为6大评价领域下设的52个二级指标。其中,绿色低碳评价领域指标数最多,达11个。

    如何制定的?

    以“三新两优一控”为框架

    “我们认为,对比过去的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三新两优一控’。”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在充分借鉴国家、四川省有关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初步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根据“三新两优一控”框架,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新”是从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方面着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体包括:新的发展方式,改变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至上”转向“质量效益优先”;新的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产品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新的发展动能,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着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两优”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质量和民生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检验高质量发展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

    “一控”即“风险可防控”,是从底线思维角度,防控化解重大风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保障。

    有何“新”意?

    侧重经济发展的“质”与“效”

    与传统评价指标体系相比,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哪些“新”意?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有3点“新”意。

    一是新设计理念。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遵循,在深入领会和剖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后研究形成,更能为加快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进程提供科学支撑和导向。

    二是新评价领域。传统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经济发展的“量”和“速”,而此次研究形成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则更多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与“效”,因此在评价领域上有所创新,加入了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很少涉及的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风险防控及民生改善等领域,能够更好地诠释“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三是新指标设置。一方面,创新具体指标设置,新增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新指标。如,增加了反映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情况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称为“三新”经济)、反映经济增长活力的新经济企业数等指标。另一方面,创新指标权重设置,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将指标分为引领性指标、短板性指标、一般性指标和其他指标,并按3分、2分、1分赋予不同权重,以更有效发挥结果导向作用和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1][2]下一页 尾页

    6大评价领域52个二级指标

    评价领域1 质效提升 (10个二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全要素贡献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

    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税收增长率

    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利润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

    单位产出使用建设用地下降率

    评价领域2 结构优化 (8个二级指标)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高技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城乡居民收入比

    居民恩格尔系数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额比重

    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出口额比重

    评价领域3 动能转换 (8个二级指标)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R&D经费投入强度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产值增速

    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部企业、独角兽、新经济企业数量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每万人企业市场主体数

    外贸依存度

    评价领域4 绿色低碳 (11个二级指标)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

    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森林覆盖率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绿道覆盖率(密度)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评价领域5 风险防控 (7个二级指标)

    政府债务率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经济证券化率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

    房地产市场杠杆率

    保险机构赔付率

    评价领域6 民生改善 (8个二级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

    调查失业率

    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平均预期寿命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首页 上一页[1][2]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