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成都反贪老将变监察新兵:不为把人"摆翻" 只为把人"摆正"
  • 成都反贪老将变监察新兵:不为把人"摆翻" 只为把人"摆正"

    时间:2018-08-08 14:28:32  来源:  作者:

    开栏语

    今年1月23日,成都市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市监委”)挂牌成立,与成都市纪委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新的监察体系,从组织形式、职能定位、决策程序上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加以具体化,决策指挥、资源力量、措施手段更加集中统一,党领导下的反腐败工作体系更加科学完备。即日起,成都商报开设“清廉蓉城――走进市纪委监委”专栏,展示半年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新作为。

    刘刚从来没想过,在人生50岁的时候还要经历一次转隶。

    今年1月23日,成都市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市监委”)挂牌成立,刘刚和其他79名市检察院的同事一起,正式成为了纪检监察干部。从这一天起,刘刚的身份发生了质的转变:在此之前,他是成都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是有着27年案件侦查经验的反贪“老将”;在此之后,他是成都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是“零经验、再起步”的纪检“新兵”。

    脱下“检察蓝”,刘刚步入了新的战场。如何运用党纪党规知识来开展反腐败工作?如何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反腐败工作做到前端,维护政治生态?刘刚转隶后的身份之变、工作之变,反映的是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变化。

    /心态/

    深度融合

    带领新兵再出发

    “临近50岁了,换部门换工作,坦白说当时心里真的是七上八下。”刘刚回忆说,在从事27年的反贪工作中,他也曾与纪委在审查调查等工作中有过合作,但对纪委如何执纪监督比较陌生。尤其让他担心的是,长期积累的法律知识、法律经验能否适应纪检工作?新工作中检察系统转隶干部有没有发挥优势的空间?

    新环境很快让他放下了心。转隶前,市纪委领导与他们召开谈心会,面对面交流个人的困难。刚搬过来,市纪委准备的欢迎新同事的小视频,让检察院转隶干部有了“进一家门”的氛围。刘刚所在的第三纪检监察室一共7名人员,4名是来自检察院的转隶干部,2名是从市纪委机关其他单位调岗过来的老“纪检”。

    “进一家门,就说一家话,干一家事,成一家人。”在第三纪检监察室第一次会议上,刘刚就对同事们说,这里再没有检察院转隶干部和纪委干部之分了。为了让大家深度融合,他在第三纪检监察室不定期搞起“微课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长来给同事讲课,分享交流工作经验。

    /监督/

    接到举报

    纪检干部周末突击巧妙执纪

    第三纪检监察室的第一次“出现场”,刘刚记得很清楚。5月12日中午,带着家人准备出城过周末的刘刚,在高速路上接到信访室的一个电话:第三纪检监察室所指导的某区(市)县一位市管干部,被群众电话举报大操大办子女婚礼,婚礼将在当天中午举行。

    刘刚一看时间,已经快11点。婚礼通常在正午举行,要了解情况、保留证据,必须在12点之前赶到现场!刘刚当机立断,一边通知单位同事从不同方向赶往该地,一边通知当地纪委先赶到现场核实情况。

    到达现场后,刘刚意识到,目前宾客众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婚礼现场的反应过激,引发群体性事件。同时,如果在婚礼现场大张旗鼓地执纪监督,也会让该名干部有抵触情绪,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和政治生态的维护。

    于是,一切都在低调且隐蔽地进行。刘刚和同事们隐藏在宾客中,清点桌数、拍照取证,又找来厨师和经理查看餐饮标准和婚宴订单。取证完成后,才单独找来该领导干部谈话,询问是否提前报备,是否按照实际情况报备,并再次强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直到下午4点,相关工作才算结束。该领导干部认识到大操大办的不良社会影响,主动取消了晚宴。

    /方式/

    发挥价值

    将原有经验融入新工作

    刘刚不仅在新环境中学习纪委监委执纪监督的新要求,也带来了在反贪局练就的一身侦查本事,在他看来,把以往的工作经验融入到纪委监委的工作中来,个人的转隶才能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发挥价值。

    “检察院转隶干部要系统学习党纪政纪,但自己的本事不能丢。”刘刚说,自己曾是侦察人员,侦查的意识方向谋略是立身之本,来到纪委监委后,要把原有的经验办法融入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打击职务犯罪。而当年办案过程中强调的“精细化办案”“合法化取证”也应当与当前工作做有效结合。

    转隶半年,刘刚整个人也平和了不少。刘刚形容说,自己的工作更像是政治生态的“护林员”,不是拿着斧子看见病树就伐,而是本着相信同志、理解同志的角度,在轻微违纪的前端敲好警钟,着力护好“整片森林”。“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扩大问题,目的不是把人‘摆翻’,是要把人‘摆正’。”

    /目标/

    交叉混编

    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在人员融合上,成都把检察机关转隶人员与纪委干部混编,重点加强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案件管理和审理等部门人员力量,交叉配置、混合编成,充分发挥转隶人员业务特长和优势,促进干部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真正做到“进一家门、说一家话、干一家事、成一家人”。

    “市纪委监委25个内设机构都是既有纪委干部也有检察院转隶干部,充分考虑年龄结构、教育背景,本着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让检察院转隶干部向执纪监督的一线力量倾斜。”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副部长邹潇介绍,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成都市检察院的反贪、反渎、职务犯罪预防处、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等部门80名人员,转隶至市监委,与市纪委合署办公。今年上半年,按照混合编成、交叉配置原则拟定人事安排方案,顺利完成检察院人员转隶,完成监委组建,挂牌成立市监委和20个区(市)县监委。为了提高转隶干部的执纪监督能力,上半年举办了全市转隶干部专题培训班,并开展12期“每周一课”业务培训。

    邹潇谈到,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扩大监察范围,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并加大了监察力度。市纪委监委走出机关,加大了对派驻纪检组、市属国企和市属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提升这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执纪问责能力。上半年,已组织6所市属高校和12家市属企业的18名纪检监察干部,到市纪委监委机关参加为期3个月的实战轮训。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