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成都多名培训教师签约沪江CCtalk 完成营收却拿不到奖励?
  • 成都多名培训教师签约沪江CCtalk 完成营收却拿不到奖励?

    时间:2018-08-08 14:08:47  来源:  作者:

    随着在线授课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各种在线学习平台也逐步兴起。但比起便捷在线学习的舒心,成都一群老师却有些烦心。

    日前,来自成都不同培训机构的多位教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们从去年起陆续与上海享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按照协议,老师们在该公司的沪江CCtalk平台做知识分享课程,并对收费课进行推广,由公司提供推广费用。

    但让部分老师不满的是,“课上了,课也卖出去了,说好的推广费却迟迟没有发放。”

    [ 遭遇 ]

    注册沪江CCtalk做推广 推广费用却迟迟不到账

    成都市民杨女士与朋友成立了一个培训工作室,主要做英语辅导,生意一直还不错。2017年底,杨女士得知一个名为CCtalk的平台推出了名为“2018‘星网师加油’”的活动,“对平台上的收费课进行运营推广,达到规定的营收额,即可得到一定的奖金”。

    杨女士所说的CCtalk平台,即沪江旗下实时互动教育平台。杨女士注册后与平台签订了协议。按照协议,平台公司为甲方,杨女士作为乙方在该平台做知识分享,“就是提供网课”。然后,平台照杨女士收费课的营收总额,向其支付推广费用。协议还显示,乙方在甲方平台上的付费群课程的实际营收额达到相应档位,则甲方向乙方提供相对应的推广费用。共11档,10000元营收金额为最低档,100万元及以上为最高档,对应的推广费用从最低档200元到最高档2万元。

    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2018年1月1日签的约,但1月25日被平台方告知,因内部调整,25日当天及以后完成的营收额均不计入交易额。据统计,1月1日至25日,杨女士总共完成70多万元营收,按照协议,可获得推广费用12000元。但这笔钱她至今未拿到。

      多次沟通未果

    不满平台方“临时增加要求”

    为此,杨女士多次找到平台方沟通。

    她回忆,“第一次沟通,平台告知签约后,须按照要求进行在线授课,同时平台会对授课视频进行审核,只要符合要求,则可获得相应的奖励。”但具体什么要求,平台方模棱两可。

    2月,推广费依旧未到账,杨女士再次询问,“他们回复因为正值春节,奖励会有延迟。”3月杨女士仍未拿到钱,对方回复“遗漏了她的名字,预计4月能拿到”。

    到了4月,这笔费用依然无果,而再次询问后得到的回复,彻底将杨女士激怒了,“说我的网课视频存在质量问题,因此不予发放。”对方提出的质量问题包括:教学视频声音太小、PPT字体太小、听课人数不够等。

    杨女士说,从4月份起,在追要推广费用的过程中,“每次沟通,平台都会提出不同的整改要求,我们也照做了,但最后还是拿不到钱……况且,这些要求在原协议中是没有的。”杨女士认为,沪江CCtalk以课程质量存在问题拒绝支付推广费,涉嫌故意拖欠。

    多位教师抱团

    认为平台方有故意刁难之嫌

    与杨女士同样遭遇的成都老师还有好几位,他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准备找沪江CCtalk维权。

    孙先生也在微信群内,但身份不是教师。他介绍,2017年11月,沪江CCtalk找到他,希望他拓展一个教师团队参加平台营销活动,“当时给我们的任务是拓展新教师,并让这些教师参加公司营销活动。”孙先生也证实,平台对于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营收额,“简单说,就是我找老师去平台上课,然后老师发展学员付费听课,根据营收额,像杨女士那样获得推广费用。”

    孙先生透露,类似活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做,“但从去年12月开始,就有部分老师反馈拿不到推广费……截至现在,成都地区的老师有五六个都没拿到。”孙先生和负责沪江CCtalk成都片区的工作人员沟通过,对方给出的拒付理由,也是“课程不符合要求”。

    在当事人提供的两份网签协议中,记者看到,关于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只有“不侵权、无诽谤、无色情”等要求,至于具体课程的实际教学操作方面,并无明确规定。老师们均表示,沪江CCtalk方有故意刁难之嫌,“前期没有明确要求,整改了依然无法过关,依然拒付推广费……我们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 回应 ]

    沪江CCtalk回复:

    课程内容与简介不符 多次提醒并未改善

    针对老师们反映的情况,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沪江CCtalk方面。

    平台提供的一份回复称,经公司内部核实,之前有教师“奖励名单被遗漏”问题并不存在,“CCtalk成立了专门的教学教研团队,对平台上4万多名网师的教学内容和授课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且标准都是一视同仁。”

    回复同时称,在与教师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老师有义务“确保教学内容真实、合法、有效”,但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极少数教师的课程存在内容与简介及开课承诺不符的情况,经多次提醒仍未改善,所以按照合同要求,不予发放奖励。

    平台方表示,经查实,其中一位刘姓的老师去年12月到今年6月参加沪江CCtalk的活动,审核中,该老师的课程存在简介不详等问题,经提醒进行了修正并达标,拿到了1万多元奖励。

    另一位刘姓教师在今年3~6月的活动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内容与简介不符等情况,经多次提醒仍未修改,因此没有拿到奖励,“我们希望老师在收到提醒后及时修改,达到平台要求肯定会按协议发放奖励。”

    还有一位杨姓老师参加的是今年1月的活动,该老师在创建课程时类目选择错误,影响了相关数据的调取,跟老师重新确认后进行了调整,课程进入正常的审核流程。但在审核中发现该老师的课程内容与简介不符,提醒多次后并未修改。

    何为内容与简介不符?平台方解释,如老师们在课程简介中写的是真题解析,但实际视频中呈现的是另外的内容。

    对于平台方的上述回复,老师们并不认同,“都是按要求整改了的,但整改了又有各种新要求。”

    律师:

    协议未提及具体授课规定 平台应支付拖欠的推广费

    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林小明律师表示,教师和该平台作为平等主体,双方所签订的协议,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前置性规定,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在双方确认生效后,都应该尽力确保全面履行协议。从双方签订的协议来看,并没有赋予平台除了如色情、违法等相应约定内容之外的审核权限,且在合同的解除条款中也并未约定单方认为不合格就可解除的条款,因此,如果教师按照协议完成了约定义务,平台方就应按协议兑现相关费用,否则构成违约。

    至于平台方认为教师违反了“上传的内容真实、合法、有效”的条款而拒付相关费用,林小明认为,这依旧属于违反协议,“平台方应当在协议中写出具体的条款,而不是最后才来单方面解释和要求。”他建议教师们如多次协商无果,可以提起诉讼,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四川明炬(龙泉驿)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王仁根也表示,既然老师与平台签订了协议,就必须严格按照协议内容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平台以老师所提供网课不符合规定为由,减少甚至拒绝支付约定费用,已构成违约,因为协议并未对网课质量标准做具体规定。成都商报记者 许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