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蓉平: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必须付出法律的代价
  • 蓉平: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必须付出法律的代价

    时间:2018-05-31 15:57:04  来源:  作者:

    “真人真事!”“同事朋友的老婆!”“坐标成都!”当身边的朋友发来言之凿凿的截图,有多少人相信了所谓的“有图有真相”,又有多少人轻易地点下转发,让更多人笼罩在恐慌和担忧中?

    近日在朋友圈里广泛传播的滴滴女乘客失联被奸杀分尸案件,今日官方盖章反转。成都市公安局发布辟谣消息:经迅速查证,网络谣传成都发生“杀人分尸”恶性案件为不实信息,三名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市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原来又是一起网络谣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互联网时代,耸人听闻的谣言夺人眼球,印证了一句西方谚语“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随着自媒体的井喷式发展,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渠道增多,人手一个手机就相当于拥有了面向世界发声的扬声器。舆论场里众声喧哗。有的自媒体和网民却打起了歪主意,为了赚取流量、赢得关注、甚至恶作剧,不惜编造事实、张冠李戴,炮制出耸人听闻的谣言。

    形形色色的谣言,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从文字、图片到短视频、网络直播,不一而足。有的移花接木,把多年前的陈年旧事翻出来改个时间再炒一波热度;有的张冠李戴,把几千公里之外的事件杜撰为身边事,无非想借新闻的贴近性骗取点击量和关注;有的无中生有,或故意夸大事件细节,什么扯眼球就加上什么。

    不负责任的一句谣言,给不明真相的群众带来的却是情绪的波动、无尽的困扰,直接影响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安全感,并最终损伤城市的形象。成都一直以休闲宜居的城市气质扬名,在街头走一走,去小酒馆喝一杯,是本地人和游客青睐、向往的生活方式。还有那些让人暖心的瞬间,是成都友善公益特质的生动写照。谣言一起,谁敢在夜色渐浓时逗留于街道?谁敢对陌生人施以援手?

    说到底,网络谣言屡禁不止,在于造谣成本低又难以追溯,造谣者通过删除文章、改换账户等方式就能轻易逃脱。不过,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随着《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实施,技术管网治网的不断深入,曾经虚拟隐蔽的互联网监管难题,如今不仅有了法制的保障,而且有破解的利器。在“成都滴滴乘客失联”造谣案中,成都警方及时查明真相,揪出造谣者,并依法进入追责程序。三位造谣者面临的刑事拘留,是他们为造谣传谣应付的代价。

    制止网络谣言,需要依法严厉打击。这不仅需要网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及时立案追查,制止源头,还需要在舆论场不缺位、不失声,及时发布权威声明和澄清事实,及时拦截跑在路上的谣言。尤其是在群众关注度高的事件上,网络的热度更需要事件的透明度,只有权威调查和官方声明才能稳定民心。同时,还要依法管理信息发布平台和自媒体,面向网民进行文明上网宣传教育,从他律和自律两方面双管齐下约束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而被网络谣言裹挟的每一个普通人,既可能是谣言的助长者,也可以让谣言在自己这里停止传播。就如一首老歌里所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双慧眼从日常中主动甄别信息的练习中不难炼就。对有煽动性的“标题党”、有诱导性的“谣言体”,不急于转发,而是上网搜索关键信息,核实本地权威媒体是否有报道,相关部门是否发声,从而彻底斩断谣言的传播链条,不给造谣者可乘之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