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著名经济学家林凌教授告别仪式举行 社会各界含泪告别
  • 著名经济学家林凌教授告别仪式举行 社会各界含泪告别

    时间:2018-05-30 15:50:28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29日讯(记者 陈淋)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于5月25日19时5分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5月28日上午7时30分,林凌教授告别仪式在成都市殡仪馆举行。

    林凌教授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术顾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兼职委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被聘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天上午,有近200位林凌教授生前的亲朋好友、学生前来送别。

    子女眼中的林凌:文字功底很好,其学术研究从实践中来又回实践中去

    从1978年6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建至今,林凌教授专门从事经济研究已有40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林凌教授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然而,这位享誉全国的经济学家,并非学经济出生。上世纪40年代,林凌教授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是一位典型的工科生。他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打趣地自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中的“杂牌军”。

    “父亲学的是工科,数学基础非常好,他的文笔也很好。”林凌教授大儿子何睦回忆到,“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父亲亲自给即将高考的三弟辅导数学和政治,最终三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北电力学院(今华北电力大学)。”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四川作为中国改革的发源地,为全国城乡改革提供了包产到户、扩大企业自主权、城市综合改革等成功经验和模式,当时,丰富的改革实践亟需相应的理论支撑,呼唤媒体为改革的实践进程鸣锣开道、摇旗呐喊。林凌教授学生、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介绍,1983年10月,在林老的积极倡导下,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全国第一份专门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杂志创刊,在海内外公开发行。这本杂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历程的见证者。时至今日,《经济体制改革》仍然肩负着为新时期改革提供理论支持的重大使命。

    尽管并非经济专业出身,但林凌教授成为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现形式最早研究和开创者之一,他积极参加了改革开放初期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理论研究、条例制定和推广工作;是我国城市经济理论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之一,他提出的城市经济中心论、城市经济商品化和城市开放、双轨推进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等理论观点,直接指导了城市改革的实践,为此他获得了两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早研究和杰出研究者之一,他以研究我国东西部经济关系为主线,着眼于我国区域战略布局的全局;他还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与体制改革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敏感问题的创新性研究者,他推动实践,主持过多项重大课题研究。

    在何睦心里,父亲的学术研究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从杂牌军到“经济学大家”的蜕变,林凌教授的学术研究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实践和应用。“比如,从早年到石景山钢铁厂任工会主席,再到后来赴川工作,推动重钢进行企业改革。从基层而来的林老,积累的这些实战经验,也构成了中国国企改革的探路史。”蓝定香说道。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学生眼中的林凌:像父亲一般,其高贵学术品格、奋斗精神将永远影响我们

    “1987年,我面试进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专业,成为林老的一名研究生。”蓝定香与林凌教授相识已有31年,在她心里,这是一位像父亲一般、非常令人尊敬的长者。在省社科院内,蓝定香与林凌教授同住一栋楼。她常去林老家串门,与老人家聊天谈心。“就在4月30日,我还去了他家里,跟他长谈了一个多小时。”蓝定香回忆到,“当时林老精神状态很好,思路也非常清晰。他勉励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学习。他说,现在形势很好,你们一定要好好努力,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而我现在年纪大了,只能在家看看资料,思考原来还未完成的事情。”

    可没想到,仅过了20多天,林凌教授就驾鹤西去。“他生前交代的最后一件事,是询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稿子出来了吗?如果出来了,就打印出来我要再看看。”蓝定香感叹道,林老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心思都还在工作上。

    “他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从来没有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家人、朋友、学生办过一件私事。但在工作和学习上,他又是一位非常关心和照顾晚辈的人。”说到这里,蓝定香的思绪回到1990年,她研究生毕业那年。“我的毕业论文是林老指导的,他是一位非常严谨认真的老师。不管当时他有多忙,我的论文文稿他都会逐字逐句看完,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针对论文内容,他提出了很多中肯建议,甚至帮我直接修改一些问题。在林老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通过答辩完成学业。”

    在蓝定香的记忆里,林凌教授还是一位主动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的人。“早在1992年,已年过六旬的林老就已开始熟练地使用电脑办公了。而那时年轻的我都还不会用电脑。他便鼓励我说,网络技术是未来发展大趋势,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多学习,用电脑学习办公非常方便的。”蓝定香说,尽管年岁渐渐增大,但林老的心一直都紧跟时代发展。

    “为什么非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林老,同样能在这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这跟他时刻保持着一颗勤学好问的心分不开。”说到这里,蓝定香分享了一件小事。1989年,她跟随林凌教授去乐山市五通桥区调研。途中,他们一行人去品尝了该地区最负盛名的西坝豆腐。“西坝豆腐有100多种做法。在用餐前,林老特别走进厨房,很认真地跟师傅们交流、了解西坝豆腐的具体做法。”蓝定香说,这虽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她看到的是林老喜爱探究的真心。

    “林老这一辈子,对我们全院各个层面的人影响甚至带动都很大。特别是对我们年轻一辈的学者,他高贵的学术品格,永远都奋斗不止的精神,将会一直影响我们。”在林老身上,蓝定香学到的是:做学术,一定要注重调研;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敢于质疑,不能人云亦云;很多事情并非一蹴而就,要舍得花时间花功夫去做。只有把问题搞清楚了,我们才能提出很好的建议。“这些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林凌教授89岁高龄时,蓝定香曾陪他去河南省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调研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当时,坚持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待西线工程的林老,观点与黄委会有一些分歧,但他仍据理力争。”

    据媒体报道,2005年以来,林凌教授牵头完成多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重大项目,包括《重塑四川经济地理》《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停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的采纳,社会反响强烈。特别是他和刘宝院士、马怀新、刘世庆等50多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家合作下,在省老科协指导下,花了12年时间出版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及增订版,获得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