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英雄机长”刘传健:在快慢高低之间抉择 非常困难
  • “英雄机长”刘传健:在快慢高低之间抉择 非常困难

    时间:2018-05-17 15:26:01  来源:  作者:

    3U8633重庆-拉萨机组第一机长刘传健(左)、第二机长梁鹏。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6日讯(记者 陈淋 习淑 摄影报道)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

    5月16日下午,川航3U8633航班重庆―拉萨机组媒体见面会在四川航空大厦举行。媒体见面会上,机组成员介绍了事发当时的情况。

    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注册号B-6419号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的3U8633航班任务,飞机于早晨6时27分起飞后,正常爬升至9800米巡航高度。

    “飞机在飞经成都空管区域时,我们突然听到爆裂声,随后发现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呈现出小块状的裂纹。”刘传建说,这时他立即向地面的民航空管部门报告,请求备降落地。“可我刚把这句话报告完,就在一瞬间,只听见砰的一声,风挡玻璃全碎了。”刘传建心里一惊,发现他的副驾驶徐瑞辰有半个身子都被强风“吸”了出去。“当时情况非常恶劣,在风挡玻璃破裂后,部分仪表盘出现故障。”在险情发生后,机组第一时间通过飞机上应答机的应急装置7700,向空管部门宣布紧急状态,同时按特情程序紧急检查飞机和机上人员情况并实施紧急处置程序,就近选择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

    刘传建回忆到,当时飞行速度是时速800公里左右,机组人员在机舱里,风噪特别大,耳朵里听不到任何声音,几乎无法用语言交流,全靠手势沟通。尽管没有看到仪表盘上的实时温度显示,但实时温度应该在零下40多度左右。“尽管我穿的是短袖,但当时并没有感觉到冷。只是集中注意力处置飞机的飞行状态。当状态稳定后,我感觉到飞机是完全可控制后,我才逐渐感觉到冷。”刘传建说,当时驾驶舱内缺氧、寒冷。他整个身体是处于变形状态,脸感觉很痛。

    “我对这条航线非常有信心。这个故障出现后,我的心里是有数的。”刘传建说,重庆飞拉萨的这条航线,他飞行了上百次,因此,当飞机突发险情时,尽管情况非常危急,但对飞机的位置和飞行的情况,他心里是有把控的。所以,他很快便调整好状态,根据平时训练的程序,果断地出手,开始操纵飞机。“当我的手稳稳握住驾驶杆,可以操纵飞机时,我的心才稍微稳定了一点。”刘传建说。

    但实际上,在备降过程中,刘传建内心一直经历着纠结。“飞机出现故障后,我们很希望将其尽快降低最低的高度。可是,短时间降低飞行高度,必须要增加速度,但这对我们驾驶舱的冲击会更大,机组安全就难以保障。”刘传建说,是尽快下降高度,还是再坚持一会儿以确保人的安全?当时,在下得快和下得慢、大速度和小速度之间,要作出抉择非常困难。“最后,我是在保证机组安全的情况下,将飞行高度下降。”

    而在飞机的另一边,乘客们也在乘务组的引导下,系紧安全带,带上氧气面罩。随后,乘务员又发出口令,安抚旅客,使他们慢慢镇静了下来。乘务长毕楠回忆到,事发当时,每个乘务员都发出了口令,立即安抚好旅客,给予旅客信心。“我通过广播通知了旅客,告诉他们:我们请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我们机组会安全将你们送到目的地。”毕楠说,说出这句话时,全体乘务员心里也是非常有谱的。因为我们相信机长,相信我们每一次的训练。

    据介绍,机长刘传健是A320机型B类教员,总飞行时间13666小时;第二机长梁鹏,是A320机型B类教员,总飞行时间8789小时;副驾驶徐瑞辰,为A320机型副驾驶,总飞行时间2801小时;3位机组成员均未发生过人为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

    尽管冷静处理,成功保障了机上119名乘客以及全体机组成员的安全。但事后回想此事,机组人员仍心有余悸。事件发生后,不少媒体称机长刘传建为中国版的“萨利机长”。对此,刘传建表示,大家给予的荣誉应当属于民航人。作为机组人员,我们是按照民航业的标准程序来完成了此次险情处理。飞机能成功备降,最应该感谢的是各个相关部门给予的帮助。成都空管部门在接到我们发出的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指挥空中其他飞机避让并为该机提供专用航道,优先安排该机降落。在民航各部门密切配合下,航班整个机组成员齐心协力、沉着机智,确保了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所有旅客安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