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领跑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全国劳模徐程:扎根车间27年 只为传承师父的“老黄牛”精神
  • 【领跑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全国劳模徐程:扎根车间27年 只为传承师父的“老黄牛”精神

    时间:2018-05-17 15:23:21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自贡5月17日讯 (记者 徐昭磊 摄影报道) 在自贡运机公司总装车间内,一台大型车床正在加工一根大轴,这是大型工业皮带输送机的核心部件。

    工作中的徐程

    车床边,身穿蓝色制服、头戴红色帽盔的徐程神情专注地注视着大轴的每一圈运转。车床上正在加工的,是一根长四、五米、重达6吨的庞然大物,但加工过程却极其精细。在有着27年精加工经验的车工徐程眼里,哪怕是一根头发丝的误差,也会让这根价值十多万的大轴报废。

    1991年11月,徐程接替父亲的岗位,进入自贡运输机械总厂当上一名车工,迈开了工匠生涯的第一步。27年时光倏忽而过,陪伴徐程的,一直是车间内的一台台车床。

    工作中的徐程

    徐程说,他很幸运,因为从进入车间开始,他就遇到了一个好师父。师父张宣文是省劳动模范,他看到徐程勤奋肯学,便手把手地将所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徐程回忆说,“还记得那时候师父的家离厂很近,每天中午他回家刨几口饭吃了就来接着干,所有人还在休息的时候,他就开始一门心思地工作了。”在当学徒的时候,徐程就被师父“老黄牛”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暗下决心,希望能传承师父的精神,刻苦钻研机械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努力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凭借一身本领,徐程已经是大车组和小车组的组长,管理着十多名工人,在各类劳动竞赛中,他都积极带领全体组员针对公司生产周期短、交货时间紧的具体情况,围绕保品种、保质量、保成套、保交货的实际情况,积极出主意想办法,针对难点、疑点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了公司一些急、难、重生产任务的完成。2016年年底,徐程接到了为某矿山使用设备生产大轴的任务,该工件无论是重量还是长度上,都是过去没有遇到过的。车床最大能加工6吨的物件,但该设备的一根大轴就重达12吨,为克服技术困难,徐程和领导同事一起翻来覆去琢磨图纸和工艺,连续几天反复进行试验,每走一刀,都把走刀速度、工件旋转速度、刀具耐用度等数据认真地记录下来。最终通过加强车床顶针强度、加工过程中冷却刀头延长使用寿命等方法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圆满完成了这项急、难、重任务。“我觉得我就适合干车工,我特别喜欢我的工作,喜欢这身带有油渍的蓝色工作服。我最大的乐趣是完成每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徐程说。

    徐程

    在日常平凡而繁忙的工作中,徐程以匠人之心对待工作、对待产品、对待生产技术难题。他勤于钻研、精益求精,每个工件力求完美是徐程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他凭着一颗执着“匠心”、一双灵巧的手,所带领的班组成为公司总装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出活率最高的班组;生产过程中遇到难题,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总是集体攻关,共同提高技能,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长期以来,公司几乎所有新进的车床设备都是由他来试车后,再提出使用意见;班组产品返修率低,完成的产品抽检合格率在99.7%以上;是该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出活率高的最好班组。

    作为今年自贡唯一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月14日,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徐程召开了表彰大会。“这不仅是我们公司的荣誉,也是自贡市的光荣。”该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叶茂奇如是说。在表彰大会上,徐程感谢了为他提供大显身手舞台的公司,感谢了传承技术与精神的师傅,也感谢了照顾家庭的亲人。面对荣誉,徐程说,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加强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去适应公司和产品对自己的挑战和需求,在车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