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非遗博览园绿道下月打造完成 将呈现“星河”美景
  • 非遗博览园绿道下月打造完成 将呈现“星河”美景

    时间:2018-05-15 15:22:04  来源:  作者:

    蜀绣山峦、互动脸谱阵、儿童乐园、景观梯田、竹编长廊……下个月,当你漫步或骑行在非遗博览园绿道时,这些充满了非遗文化元素的景观将一一映入眼帘。昨日,记者从青羊区建交局获悉,6月底前,非遗博览园绿道将打造完成,呈现蜀韵十足的“星河”壮丽美景。

      范围

    以非遗博览园为主核,以光华大道、日月大道为两轴线,以绿地跨贸港产业园、非遗文创产业园、光华大道创新设计产业园为重点区域,连通锦城绿道和熊猫绿道两大市级绿道

    布局

    “星+河”:通过蜀锦、蜀绣、漆器、银花丝、竹编等具有非遗文化元素景观内容的绿道(“河”)串联非遗博览园各个区域及节点(“星”)

    进度

    6月底前

    完成非遗博览园正门口西侧100米,沿光华大道向东直至武青路和非遗博览园内部共计13.6公里绿道建设工作。

    今年11月底前

    建成环少城自行车友好圈、日月大道、苏坡排洪渠、苏坡支渠、清水河万寿桥段等绿道34.7公里,启动摸底河、光华大道武青路至三环路段、光华八线等绿道24.7公里

      非遗“星河”文化环

    绿道为河 承载非遗文化之星

    根据《青羊区2018年天府绿道建设工作方案(送审稿)》,今年,青羊区将非遗博览园片区城市绿道规划纳入青羊区绿道建设规划体系当中,即以非遗博览园为主核,以光华大道、日月大道为两轴线,以绿地跨贸港产业园、非遗文创产业园、光华大道创新设计产业园为重点区域,连通锦城绿道和熊猫绿道两大市级绿道。

    记者了解到,上周施工、监理单位已进场。在非遗博览园内,除了园区景观环路,还有二级绿道、三级绿道。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全域增绿建设理念,非遗博览园以“一环两片多点”的空间布局,将规划、建设非遗星河文化环和多个非遗文化展示点。据青羊区建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蜀韵非遗,文化廊道”为景观主题,非遗博览园绿道将突出“星+河”概念,“以绿道为载体,植入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独有的非遗文化交流展示平台。”

    在非遗绿道建设项目设计方负责人看来,每一种非遗文化的沉淀都是一颗传承的“星”,而非遗绿道是承载了历史记忆的长河。非遗博览园绿道以文化筑景,通过蜀锦、蜀绣、漆器、银花丝、竹编等具有非遗文化元素景观内容的绿道串联非遗博览园各个区域及节点,形成绿色畅行、内外联动,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点―线―面”绿道网络系统,在展现非遗文化特质的同时,也丰富了游客的慢行体验。

    涨知识添趣味的景观:

    “二十四节气”植物群落

    值得一提的是,在绿道建设中,植物种植还融入了世界级非遗文化“二十四节气”来进行设计。立春腊梅、雨水山茶……立夏蔷薇、小满鸢尾、芒种石榴、夏至木槿、小暑荷花、大暑紫薇……根据时令种植花木,园区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赏。在乔木设计上,也保留了原有乔木,通过增加彩叶乔木,使园区色彩更丰富。同时,以多彩花卉增添绿道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

    非遗博览园绿道不仅为市民带来绿色福利,也是串联产业点位的“绿色动脉”。据介绍,结合非遗博览园产业发展,在绿道建设中将分别构建“城市艺术产业空间”和“城市文化演艺舞台”两大景观空间,融合文化演绎、体育运动、创意展示、休闲娱乐,增强体验互动,形成多元产业聚集的优质生活圈,“为了增强信息互动,绿道建设也计划通过‘智慧非遗’APP等手段,增强现实技术。”

    “6月底前,我们将优先完成非遗博览园正门口西侧100米,沿光华大道向东直至武青路和非遗博览园内部共计13.6公里绿道建设工作。”青羊区建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青羊区2018年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等工作,今年11月底前,还将建成环少城自行车友好圈、日月大道、苏坡排洪渠、苏坡支渠、清水河万寿桥段等绿道34.7公里,启动摸底河、光华大道武青路至三环路段、光华八线等绿道24.7公里。

    成都晚报记者 涂文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