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在天府新区正式启用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在天府新区正式启用

    时间:2018-05-15 15:16:05  来源:  作者:

    中新双方相关负责人合影留念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5日讯(记者 习淑 摄影报道)5月15日上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启用仪式在天府新区菁蓉中心举行,此实验室是中新双方25年科研合作的结晶,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的生动实践,是国际科研协同创新的成功典范。该实验室正式启用之后,将高度聚焦“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协同创新,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实验室一角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是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在中新政府支持下联合共建的猕猴桃国际化创新平台,由习近平主席与新西兰时任总理约翰・基共同揭牌。实验室实行资源共享、独立建设、共同管理的运行模式,通过中新在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上的互补,叠加推动科研协同创新,加速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加快构建猕猴桃全产业创新链,着力实现双方共赢发展。科技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均对实验室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四川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省外专局、天府新区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累计支持各类项目50多项。

    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规划,研究确定了“1+2+N”建设布局,包括一个实验室建设,即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2个基地建设,即什邡科研育种基地、绵竹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同时,着力抓好N个实验室创新站点建设。实验室建设聚焦三个一流(一流条件、一流团队、一流水平),突出三大优势特色(专业化、开放式、国际性),打造四个创新中心(世界猕猴桃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世界猕猴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世界猕猴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世界猕猴桃专业人才培养中心),开创性提出了构建世界一流水平科技创新大平台的远大目标,着力实现全球猕猴桃优势创新资源的大合作、大协同、大创新、大发展。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主任李明章介绍,目前,实验室确定了四大重点研发方向,分别为加强基础性研究,加大资源收集、鉴定及开发利用,推动大数据及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提升生物育种水平,构建全球猕猴桃种质资源基因数据库,探索建立遗传育种理论体系;加强应用性研究,重点攻克猕猴桃溃疡病(PSA)防控的世界性难题,突破猕猴桃采后保鲜贮藏等产业关键技术,优化提升果园标准化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探索国际化技术转移新模式,引进新西兰先进技术在中国落地应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引领支撑我国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创新人才团队,构建中新联合培养人才长效机制,夯实科技创新人才支撑。

    李明章表示,就目前而言,世界上猕猴桃品质最好的国家是新西兰,跟新西兰进行合作,通过引进新西兰在猕猴桃种植方面的技术,提升自身的猕猴桃质量。“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我们本地的老百姓能够品尝到和新西兰同品质的猕猴桃。”

    目前的实验室,宽敞明亮。资源育种、栽培生理、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物防控、食品安全七大主体功能研发区也十分明确,同时配备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

    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业务拓展部经理Kieran Elborough表示,中国-新西兰联合实验室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实验设备,与中国合力建设此实验室,基于与中国20几年的合作经验,也是对中国科技人才的充分信任和重视,同时,也看重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和农业产业优势。

    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相关负责人Al Ross表示,这是新西兰与国外合作的关于猕猴桃研究的唯一一个实验室。“种植生产猕猴桃并不困难,但是要种植生产出十分在色泽、口感、品质完美的猕猴桃就很困难了。实验室将负责研发猕猴桃的新品种,同时从水质、土壤等生长环境进行监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测试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实验室工作人员测验水的PH值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实验室工作人员监测土壤

    首页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实验室内先进的仪器设备

    首页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