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德阳经开区开启新时代:加速融入国际大都市 强势迈向城市新核心
  • 德阳经开区开启新时代:加速融入国际大都市 强势迈向城市新核心

    时间:2018-04-20 15:31:11  来源:  作者:

    高铁南站效果图

    四川新闻网德阳4月19日讯(陈斯 记者 周鸿 岳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位于德阳市区东南部,2010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以来,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革新,加速融入成都国际化大都市,一方面着力“打造千亿产业、建设德阳新区”,做强工业、做大三产、做美城市、做实民生,强势迈向德阳未来城市新核心。

    区域站位:成德同城化,成都北部新城“桥头堡”

    2014年,西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将德阳与成都、绵阳的通勤时间压缩至半小时内,形成成德绵都市经济生活圈。2017年12月,西成高铁正式通车,德阳到西安的车程被压缩至3小时以内,德阳与西部乃至欧洲的联系更加紧密。铁路赋予这个城市无可比拟的经济支撑与市场机遇,德阳的城市升级再次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6年,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经过德阳主城区,串联中江、罗江、绵竹、什邡4个县(区、市)。同时,德阳开工建设成都“百里城市中轴”北延线,加快推进成德一体“综合全域快速”交通体系建设。该线以天府广场为轴心,向北经人民北路、成都火车北站延伸至德阳主城区。这条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绵延数百里,串起成都50%以上的地标(火车北站、天府广场、人南立交、欧洲中心、成都“鸟巢”、环球中心等),数百亿的产值盘踞在这条线上,为德阳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科技、资本和人才资源。

    “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这是一个跳出行政区划的大都市圈的概念,是全省城市的发展战略,也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成都和德阳的重任。”德阳市委常委、秘书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罗文全表示,德阳正在倾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北部新城,规划到2020年,德阳城市规模要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到2022年城市规模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在城市投资价值、投资机会、投资潜力三个方面,德阳的城市价值越来越大。

    成德同城,交通先行,天府大道北沿线,庐山南路延长线直通天府国际机场,这些都是成德同城的先决条件。作为对接成都,成德同城的重要门户,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着未来发展新蓝图。

    地处成都平原核心地带,德阳交通得天独厚,而拥有八横八纵的路网交织的德阳经开区无疑是区位交通的“优等生”。

    2017年12月6日上午9点11分,当成都前往西安北站的D4252动车停靠在德阳站时,德阳迎来了最新一次的交通格局升级。从此,德阳形成以宝成铁路、成兰铁路、成绵乐城际高铁、西成高铁等的轨道交通;以双流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绵阳南郊机场的航空交通;以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二绕、成都三饶、成绵高速、成绵高速扩容线、成德大道、旌江干线等快速公路;加上正在规划建设连接成都的多条地铁延线和磁悬浮列车等公路、铁路、机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让德阳与成都的“半小时经济圈”正式形成,对外交往更加高效便捷,地位和积聚资源能力飞速提升,“双城记”逐渐变成“同城化”。

    早在2013年,成都和德阳就共同签署了《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和《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按照成德同城化目标,对成都区域合作框架规划进行深化,加强了德阳与成都的分工协调,实质性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在未来的几年里,成德两地间也逐渐在往“规划协同”、“交通设施协同”、“通信设施协同”、“政策机制协同”、“产业布局协同”、“城市品质协同”六个方面上去推进同城化进程。

    在“区域规划协同”方面,德阳主动对接成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编制“1+9”成德一体规划体系。在“交通建设协同”方面,把交通互联互通作为重中之重,以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为支撑,形成成德之间“5条高速、5条快通、5条轨道”相连的交通网络骨架。在“城市品质协同”方面,坚持城市建设标准向成都看齐,城市品质功能与成都同标。在“产业发展协同”方面,则以服务成都发展总部经济为取向,精准对接成都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综合物流优势,把德阳建设成为成都的制造基地和孵化基地、产业疏解基地和服务基地。在“政策机制协同”方面,建立成德两市政策共享机制,在全面创新改革、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方面,出台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德阳经开区还在加快交通路网的建设。到2022年德阳经开区还将续建和新建74条城市道路,全面完成城市新区路网建设,进一步与天府国际机场、成绵扩容线以及广汉高新区相接,与成都、德阳、什邡、中江、广汉连线成片,撑起了成德交通协同发展的大局。

    2017年,德阳经开区引进到位国内市外到位资金131.09亿元,其中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19.91亿元。签约项目23个,其中神州天立学校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金额为167.42亿元。

    2018年1月,一场关于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推介会在成都举行。推介会以“成都北中轴?德阳新未来”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德阳经开区的城市蓝图,并发布七大组团、24个优质地块,吸引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此次城市推介会,也意味着德阳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

    国际大都市成都,正向东、向北款款而来,天府明珠德阳,正强势向南挺进。

    [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旌南湖效果图

    发展定位:生态新城,现代化城市新家园

    以经开区为桥头堡,德阳加速融入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后,具有经济更强、城市化率更高、资源更优等优势,都市经济开始向新经济城市群转型。专家预测,接下来的10年,将是德阳发展的“黄金10年”。

    未来10年,德阳城市建设的重点,就是建设德阳城市新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未来规划为“一湖两江、两城四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芯两核、三带多点”的生态布局。未来3年,德阳新区将以政府领投的方式,陆续实施总投资近200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重大项目。

    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极,德阳经开区是成都平原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战略节点,近年来,德阳经开区围绕德阳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四张名片,努力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成都北部新城核心区、德阳经济增长新极核。

    德阳新区具备区位福地、产业高地、价值洼地三大优势。德阳新区通过生态筑底、显绿现水与自然共生;绩效生命、品质生活与文化共生;创新驱动,产业混血与效率共生,将创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合一’的未来生态新城。德阳新区将跨过3.0城市的产城融合,直接进入4.0城市的未来“生态城市”。德阳新区具备龙泉山脉、绵远河、石亭江以及大面积农田林地等生态基础。当下,德阳新区的目标是构建绿色开放空间,打造综合性山水生态城市。

    未来,德阳新区将以“一山两江”,构建城市生态大格局;以“一廊三带”,融入山―水―田的生态大格局;以“两环多点”,构建城市内部绿化休憩系统结构。近期,将建设天府西湖、旌南湖、白鹭湖、健康谷,以及绵远河、石亭江、柳梢堰湿地中央公园,以此构建经开区所独有的城市绿环,构建山-水-田-城和谐共存的生态格局。

    “德阳在成渝城市群,在成德绵乐梯形经济带中是一个非常中坚的力量。”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CEO、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导、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汤继强认为,梯形经济带的构建和内陆城市群的发展,德阳是一个标志,因为德阳的基础条件很好,有强大的发展基因。

    德阳经开区的城市蓝图,并发布包括柳梢堰湿地组团、武家山组团、八角钢厂组团、汽车南站组团、南湖组团、城际南站组团、田园综合体在内的七大组团项目建设信息,推出24块项目开发地块,面积共计2200余亩,单宗土地面积从20-400亩不等,德阳经开区希望通过引入资本补足张槎发展的城市配套“短板”,而用地性质也涵盖住宅、商业等多种形态,进一步支撑德阳经开区扩大产业优势。

    “当前的德阳,当前的经开区,正在打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窗口。”

    目前的四川省内,仁寿房价已经过万,新津部分项目房价接近9000元/平米,都江堰、崇州、大邑房价7000元/平米左右。省内二级城市绵阳、资阳、乐山、眉山、南充等房价超6000元/平米,而德阳房价约5195元/平米。地价方面,德阳楼面价不到南充、绵阳等城市的二分之一。在成德一体化的背景下,位于成都北中轴的德阳新区处于显著的价格洼地。

    成德城际动车组2016年实现公交化运营,两地的动车组增至45对,平均20分钟一趟,同时在成都东站、德阳站办理“银通卡”则无需购票,无需出示身份证明,出示卡可直接过安检,刷卡进站乘车。这也让许多经常每天往返两地的人成为了朋友。

    正如德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罗文全指出:“过去,德阳是一座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当前,德阳是价值投资洼地,发展前景诱人;未来,德阳房产升值空间巨大。”“成德同城化,最先受益的是经开区。正在成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期间蕴含的重大效益是不可言喻的。”

    生态文化方面,德阳拥有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白马关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和以年画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文化的千年古城,德阳旌湖生态湿地也已经打造完成,每年吸引了超200余种候鸟来这里越冬。而德阳经开区未来更是规划了“一湖两江、两城四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芯两核、三带多点”的生态布局。一座历史文化异彩纷呈的古老城市、一座因“智造之都”闪耀于世的活力之城,如今,已将“生态田园典范”蓝图绘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着她不同以往的“软实力”,而这样的姿态,也同样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

    首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实景图

    产业定位:德阳经济主战场,稳坐头把交椅

    如今的德阳经开区已成为德阳工业经济重要引擎,经济主战场,创新创业投资的热土。

    时间回溯到1980年,德阳广汉向阳乡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由此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高地”,现在,当又一场全面创新改革的大幕开启时,德阳这座已然成型的“智造之都”对“十三五”的作答显然更加值得期待。

    德阳位于成渝城镇群和关中平原城镇群两个国家级城镇群之间,处于成都-西安-重庆三大省会城市构筑的“西三角经济圈”内,而德阳新区雄踞成德同城的核心交融地带,距离国家中心城市成都40公里,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是典型的区位福地;另外,德阳新区拥有高端装备、清洁/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和六大新兴产业,拥有“世界智造之都”的美誉,是实至名归的产业高地;同时,德阳工业基准地价仅为成都的1/2,商品房均价仅为成都的1/3,城市生活成本较低,具备较大的优势。

    过去30多年间,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现如今,德阳不断实现制造智能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产能国际化,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方向迈进。而德阳经开区更是率先拉开创新大幕,以“高端装备、新能源设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加快提上2.5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性行业,引入研发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成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和市场深度融合的重要汇合点。

    目前德阳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4家,新三版上市企业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试点示范优势培育企业4家,市级试点示范优势培育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8家。

    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交通条件、科学的空间布局及优秀的生态环境,德阳国家经开区从众多板块中破茧而出,登上城市的大舞台,成为推动德阳建设成都北部新城的强力引擎。此外,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极,成都平原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战略节点,近年来,德阳经开区倾力打造千亿产业、科技新城、绿色园区。据介绍,以经开区为桥头堡,德阳加速融入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后,具有经济更强、城市化率更高、资源更优等优势,都市经济开始向新经济城市群转型。

    德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德阳市委、政府的部署,全力以赴打赢项目投资决战,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谋划好2018年项目工作,抓好总投资116.3亿元的26个城市建设续建项目和42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87.87亿元的36个工业和技改项目,保持投资高位增长态势,全力推进千亿产业、科技新城、绿色园区建设。

    如今,面对经济新常态和多重发展机遇,德阳积极抢抓发展窗口期,不断实现制造智能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产能国际化,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方向迈进。

    近年来,德阳已逐步形成以重大装备智能制造为特色,拥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际一流企业的世界智造之都。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德阳市生产了全国45%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是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50%的大型轧钢设备、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由德阳制造。而这些重大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都座落于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时,德阳经开区也是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挂牌园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四川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雄厚的综合实力,使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坐稳了德阳经济发展主战场的头把交椅。

    而德阳经开区更是率先拉开创新大幕,以“高端装备、新能源设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加快提上2.5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性行业,引入研发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并在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中,加大在高智能、高价值、低能耗、低污染这“两高两低”方面上的开发与投入,与全球最大的应用技术研究所德国马德堡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合作,创建德国工业4.0创新中心。并与中科院、中物院、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全国3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育,让人才智慧在德阳经开区生根开花,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打造成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和市场深度融合的重要汇合点。而这一切,都成为了德阳经开区的经济吸引力。

    面对经济新常态,德阳经开区加快央企改革步伐,成功重组二重万航公司与中航工业,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中试科研项目、东方锅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拟落户德阳经开区。

    目前德阳国家经开区已经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创建了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成果应用转化中心等11个平台,组建燃气轮机、石墨烯等四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拥有着新交通、新产业、新空间、新定位、新印象的“五新”德阳国家经开区,正在徐徐展开一幅城市日新月异,产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画卷。(图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首页 上一页[1][2][3]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