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永陵二十四伎乐蓉城“复活”(组图)
  • 永陵二十四伎乐蓉城“复活”(组图)

    时间:2018-04-14 15:19:41  来源:  作者:

    《24・伎乐》首演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4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成都,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千载帝陵成都永陵承载着晚唐及前蜀王朝这个风雅的时代。在永陵落成1100周年,考古发掘75周年之际,以永陵博物馆音乐舞蹈石刻“二十四伎乐”为蓝本创编的大型国乐观念剧《伎乐・24》4月13日晚在锦城艺术宫成功首演。这是国内文博界第一次运用观念剧的形式演绎石刻文物。

    《24・伎乐》首演现场

    与常规舞台剧不同的是,《伎乐・24》是以观念剧的形式呈现,将古老的音乐和抽象的现代舞融为一体,重现“二十四伎乐”之华美。记者在现场看到,颇具空灵感的舞台上,一位红衣女为了让遗失千年的“二十四伎乐”音乐再次奏响,她在不同的时空中与道者、蜀官、禅师、现代白领擦肩而过,追寻音乐和人生的真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几乎完整仿制了“二十四伎乐”中的所有乐器,成为该剧一大亮点,尤其是《蜀宫乐舞》古曲合奏,“二十四伎乐”中的全部乐器集体亮相,让人震撼。

    《24・伎乐》首演现场

    永陵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部主任惠琳介绍,在成都永陵博物馆,浮雕于永陵石棺床腰部的“二十四伎乐图”,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遗存,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组完整的宫廷乐队其中舞伎2人,乐伎22人,演奏的乐器有20种23件,22位乐伎演奏的乐器分为三大类:弦乐,有琵琶、竖箜篌、筝3种;管乐,有篥、笛、篪、笙、箫、贝6种;打击乐,有拍板、正鼓、和鼓、齐鼓、毛员鼓、答腊鼓、羯鼓、牢鸡娄鼓、铜钹等10种。另有吹叶1种,表现出晚唐五代宫廷乐队的盛大规模及壮阔场景。此次演出几乎完整复原了“二十四伎乐”图中的所有乐器。尤其一曲《蜀宫乐舞》古曲合奏,“二十四伎乐”的全部乐器将集体亮相。此外,演出的服装、舞美等也以史料为基础进行了高度还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文物‘活’起来,走进千家万物。”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24・伎乐》首演现场

    同时惠琳还向记者介绍,“在国乐欣赏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器乐是从西域传递过来的,这和我们现在‘一带一路’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古蜀音乐得到精彩演绎,同时也充满了浓郁的丝路风情,看见中西文化的精义。

    《24・伎乐》首演现场

    国乐与国画、国绣、国服、诗词及书法等跨界融合,呈现出意境空灵的东方美学。观众不禁献上阵阵掌声。“国乐原来这么美!很精彩,让我对古典音乐更感兴趣了,下来会去了解更多。”大学生萌萌告诉记者,为了这场国乐剧,她还特意穿上了汉服来感受现场气氛。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