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青川实施互联网+政务公开 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 青川实施互联网+政务公开 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时间:2018-04-13 16:19:07  来源:  作者:

    本报讯(赵维记者张庭铭)“来看看最近有没有啥子新政策。”3月28日上午9点,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学房村村民李清德刚吃过早饭,就招呼妻子一起看电视。对李清德来说,家里的电视不仅可用来看节目,还可用来了解县上的最新政策和相关办事流程。

    去年,青川县被列入全国100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之一,重点围绕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9大领域开展试点工作。传统的政务公开只是简单地把信息张贴在村务公开栏上,而青川探索出了“互联网+政务公开”模式,打通了政务信息到家的“最后一公里”。青川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田茂杰介绍,“简单地说,就是运用‘互联网+’,把需要公开的信息全部‘触’网,然后再通过特定的终端送出去。”

    经过前期的努力,青川县已把县上出台的惠民政策及办理相关事务的资料、流程等信息全部上传到信息库,“居民只要打开电视、手机进入相关频道或微信群就可看到。”

    乔庄镇茶树村村民张显玉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每年看病吃药都要花2万多元。但由于对政策信息不了解,往年报账时,张显玉基本上要到镇上、医院和社保部门跑几次,经常是拿了这个资料,又缺了另外的资料。今年,张显玉在报账前专门通过电视终端查看了相关流程,“带齐了相关资料,跑一趟就把账报了。”

    为了更有针对性,青川县还梳理出一级目录47项、二级目录192项、三级目录385项,并将9个试点领域的政务公开事项目录连同一张《目录征求意见表》,下发到居民手中,让居民对政务公开内容进行“点餐”,“只要是合理的,都会采纳。”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青川县已通过公开渠道公开信息10万余条,累计阅读量达1500余万人次。目前,青川县已有6381户居民能通过电视直接查询公开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