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川网会客厅】全国人大代表李君:总书记让我好好干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年轻人
  • 【川网会客厅】全国人大代表李君:总书记让我好好干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年轻人

    时间:2018-03-05 15:58:53  来源:  作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做客川网会客厅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4日讯(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何苑菁 戴璐岭 摄影报道)“年轻人,好好干”。这是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对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说的话。当时,李君的身份是脱贫攻坚战线基层代表,而此时来到北京的李君,是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怀着总书记的嘱托,作为新当选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位年轻的村支书表示,“我一定会代表农民说出我们自己的心里话,好好履职、好好干。”

    苍溪县地处秦巴山区,是川陕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2岁的李君就出生在距离苍溪县城52公里的大山深处的岫云村,村里的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贫穷的大山,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年都不愿意回家过个年,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空心村”、贫困村。十年前,李君放弃城市生活和白领高薪,走上了返乡创业之路,并担任岫云村党支部书记。一转眼,十年时间过去了,而十年后的岫云村已经跃身一变,成了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岫云村

    代表心声:“我来自农村基层,我就讲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四川新闻网记者见到李君时,他已经抵达首都北京一天时间了,仍旧难掩内心的兴奋:“我现在心情都还是很激动,作为来自四川山区农村的农民代表,我很庆幸能够参加全国两会,在这么高规格的会议上表达自己的心声,代表我们的老百姓说心里话。”

    刚刚过去的春节,李君可没闲着。大年初三,李君便开始走村入户去倾听乡亲们的声音,他想要把乡亲们的愿望和诉求,都带到北京去。走访中,伍大姐告诉李君,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家里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可是娃娃读幼儿园太远接送不方便又成了自己的“心病”。如何为村民解决孩子就近入园入学问题,是李君的“新任务”之一。

    十年来,李君的肩上一直担负着岫云村全村村民致富奔康的重任,“乡亲们期盼着医疗、教育、出行方便,能过上好日子。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让乡村振兴起来,我带来的议案也都围绕着这些内容。”

    “我不了解的我不讲,不熟悉的我不讲。那讲什么?我来自农村来自基层,我代表的是农民的利益,我最了解的就是农村的老百姓们。因此,我就讲我们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大批扶持政策,各级联系领导、帮扶部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技员等,沉到一线全力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响了一场全社会参与的脱贫攻坚战。”李君抓住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机遇,带领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甩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李君在建强党支部、修通脱贫路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带领村民增收。李君说:“增收是脱贫的关键。”

    岫云村因地制宜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出了岫云“时光鸡”“岁月鸭”“年华猪”等生态农产品品牌。在省委、省政府电商扶贫政策支持下,推动“互联网+”精准扶贫,开创了“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模式,将绿水青山农家“小庭园”的生态产品订单式提供给城市“亲戚”,把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实现了贫困户有尊严脱贫、参与者得实惠回报的良性循环。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岫云村开设在成都的扶贫体验餐厅

    在成都,有一家以“岫云村”为品牌的扶贫体验餐厅,其最大特色就是小到土鸡蛋、土蜂蜜,大到粮食猪、跑山鸡,所有食材都是来自苍溪农户,其中大多都是当地的贫困户。而开创这家餐厅的人,正是李君。

    扶贫体验餐厅,一端连接城市消费者,一端连接农村生产者,消费者在这里品尝健康食材,顺便购买土特产品,用实际行动参与了精准扶贫。也通过市场行为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长效脱贫。同时,帮助岫云及周边村20多人实现了务工增收。两年来,1200余户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了供销合同,100多个村、1800余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都在3000元以上。

    经过十年坚守与奋斗,如今的岫云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还被评为省级“四好村”,真正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眼下,全村264户就有153户购买了小汽车,72岁的村民侯大爷常对李君感叹:“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但是李君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需要产业作支撑,乡村振兴更需要产业发展得好。那么产业如何才能发展好?李君认为,关键在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干?李君的答案是,乡村振兴需要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越是偏远的山区,就越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回去创业,回去带动产业发展,回去带动老百姓们脱贫致富。”

    “怎么样让年轻人能够回去,能够留得住,是我们要去思索和解决的。回到农村创业需要更多的勇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我们要对农村创业者给予更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新代表”忙些啥?邀四川新闻网网友共同见证履职历程

    到北京之后,李君也没闲着。3月4日下午,他在参加代表团会议之余,还抽空去北京部分生鲜超市“摸了摸”情况。在超市里,李君看到了一些来自四川的农特产品,“有来自四川的鸡蛋、水果等等。”看到这些农特产品,李君在开心之余,心里也有了一个小算盘,那就是要把广元苍溪的猕猴桃带到北京的生鲜超市。“在会后,我想立马去落实这件事情,争取让我们苍溪猕猴桃在全国的生鲜超市上架。”

    3月4日,李君在北京调研了超市之后,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新打算。

    李君告诉记者,他将在北京把所见所闻全部带回四川带回广元苍溪,将国家的政策和两会精神带回去,将学习到的农产品销售经验带回去。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就将正式开幕了,在接下来半个多月的全国两会时间里,“新代表”李君将会经历些什么?他又将会有怎样的“履职心得”?李君将通过四川新闻网(微观四川)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履职日记”,邀四川新闻网网友一起见证他的开会全历程。

    (部分图片来自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