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网络中国节・元宵】开江甘棠“耍火龙”:元宵盛景龙翻腾 火树银花不夜天
  • 【网络中国节・元宵】开江甘棠“耍火龙”:元宵盛景龙翻腾 火树银花不夜天

    时间:2018-03-03 16:13:51  来源:  作者:

    当地人用“耍火龙”这一独特的方式表达美好愿望

    四川新闻网达州3月3日讯(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元宵到,火龙闹。昨晚,“浓情闹元宵・决战奔小康”第五届甘棠“耍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再次掀起高潮,近10万人从全国各地涌来近距离感受“耍火龙”民俗表演的盛况,更将甘棠镇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据悉,数百年来,开江甘棠人民用“耍火龙”这一独特的方式,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美好愿望。

    元宵盛景龙翻腾 火树银花不夜天

    铁水抛向空中犹如满天流星划过

    当晚夜幕降临,伴随着激越的鼓点和人们的欢呼,数十名壮士赤膊上阵,舞动龙身,摆弄龙尾,沿着甘棠镇街道,来回穿梭,蜿蜒翻腾。火龙不断飞舞,蜿蜒翻腾。所到之处,专业的工作人员将刚烧好的铁水打向空中,喷向火龙,沿街的百姓提前备好专制的烟花,以此来点燃火龙腾飞的激情,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幸福安康。

    每年元宵节,都将吸引近十万人观看。

    据悉,今年共有两条火龙。长度分别达18米(9节)、23米(13节),由十余人来共同舞动,其中一人持龙宝在前,其余人持龙身在后,耍龙者赤膊上阵,在铁水和烟火中舞动。据烧铁水的师傅吴应才介绍,耍龙过程中需要将特制铁,烧融化后将铁水抛洒向空中,铁水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但铁水抛向空气后会迅速冷却。当晚,除了耍火龙外还有叠罗汉、舞狮子等传统民俗表演让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大饱眼福,而开江的特色名小吃“羊肉格格”、“杨板鸭”、“酒米油子”等更让大家饱了口福。

    最年轻的舞龙队伍 希望将甘棠“耍火龙”带到更大的舞台

    据悉,今年的舞龙队伍平均年龄在30多岁,更有好几名在校大学生参与。

    “我叫李挺,今年20岁,从小就受到耍火龙文化的影响。”李挺说,他目前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为了参加“耍火龙”民俗表演,从放寒假后就一直在准备,自己能亲自参与这样盛大的活动也算完成了他从小的愿望。

    同李挺一起参与“耍火龙”表演的大学生纷纷表示,“耍火龙”是当地老一辈留下来的好东西,他们有必要和责任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希望甘棠“耍火龙”走出甘棠,走出开江,让更多喜欢民俗表演的人了解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开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既有号称民间口头文化活化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又有代代相传的民间音乐“盘歌”、“情歌”、“薅秧歌”、“巴山石工号子”;还有表演独特的民间舞蹈“水族闹春”、“腰鼓舞”、“钱棍舞”;滑稽可笑的游艺“拗棒”;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的“甘棠耍火龙”;更有重要科研食用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开江豆笋制作技艺”、“任市唐板鸭制作技艺”、“开江羊肉格格传统手工技艺”、“开江福龟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开江杨板鸭传统制作技艺”、“沙坝刘老头土窖酒传统酿造技艺”等。

    近年来,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县文化部门按照建设“川东魅力小天府”的工作定位,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申遗、传承、保护等工作,成绩显著。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