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一生亲历数次大战 百岁川籍抗战老兵吴成吉“归队”
  • 一生亲历数次大战 百岁川籍抗战老兵吴成吉“归队”

    时间:2018-03-01 15:34:56  来源:  作者:

    百岁川籍老兵吴成吉。

    成都金牛区一医院的病房门被着急地推开,一名护工行色匆匆唤来医生抢救病房内的老人,但最终老人的生命时钟停在了2月27日下午1点35分。

    吴成吉老人去世的消息传开,不少志愿者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吊唁。他之所以被如此多的人关注,只因他的一个身份――抗日川军。

    1938年,吴成吉离开安岳老家,随川军奔赴重庆、贵州、湖南等地,亲历常德会战等多场艰难作战,后因中弹负伤才下火线,抗战胜利后返回四川。在成都工作期间,他连年获得先进,一直以“本分做人、不贪小利”的标准来教育子女。

    2月28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吴老家人处获悉,老人于27日下午在成都安祥去世,享年100岁。对此,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评价:“吴老的离去是川人抗战史的一大损失。”

      老兵归队

    百岁抗战老兵去世 志愿者自发去吊唁

    2月28日,成都阳光明媚。吴文秀在小区里,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

    “很突然。”回忆起27日下午的一幕,她和家人都不敢相信,“虽然作了一定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大年初老兵归队二,吴成吉因病入院,由于年龄较大,老人身体状况一直不佳。

    27日上午,吴文秀和妹妹等人还来看他,一家人还说了会儿话。“没想到刚走不久,护工就打电话,说父亲病重在抢救。”等他们赶到,父亲已经走了,“模样很安祥,也没有留遗言。”

    随后,她把消息告诉一直关心父亲的抗战老兵志愿者。不少志愿者前来吊唁,或在微博微信等空间进行吊唁,并慰问家属。

    峥嵘岁月

    参加数次抗日会战 负重伤被误认身亡

    牵动众多四川志愿者的,是吴成吉曾是抗日川军的一员。

    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一则征兵告示传到了四川安岳城北乡。按照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原则,吴成吉当了兵。随后,他跟着大部队走到了重庆,又前往贵州、湖南。

    “他记得最清楚的还是部队番号和第一场战斗。”川军抗战史研究者王剑锋曾前往核实吴老的抗战经历,“他所在部队为川军将领王缵绪率领的29集团军4旅8团。”

    吴成吉讲得最多的,还是在红沙村打响的从军第一仗。日军的枪炮打得他们不能抬头,战场的拼杀绝不像电视剧里那样,说冲锋就冲锋,“子弹不长眼,有的新兵蛋子刚上战场就没了。”

    经历战争洗礼后,吴成吉越来越有经验。之后,还参加了鄂西会战、宜沙战役、常德会战等多次大型战役。1945年,在一次作战中,吴成吉大腿部位被弹片打伤,伤势异常严重,甚至被战友误认为身亡,最终被抬下火线,送医捡回来一条命。

    晚年生活

    爱下棋爱吃红烧肉 教育儿女“本分做人”

    抗战胜利后不久,吴成吉回到安岳老家。之后,又到成都参加工作。

    谈起父亲,女儿吴文秀和吴文树说得最多的,还是父亲对他们的教育。“父亲做啥事儿都是以身作则。”吴文秀还记得,父亲在成都工厂工作时,获得了不少的先进奖,家里的脸盆、杯子都是当年老人获得的奖品。“我们打小就被父亲教育,要本分做人,不贪小利,要争就争做热心人。”

    “他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看着父亲的照片,吴文秀陷入思念,“他最爱的象棋还在那儿,准备做的红烧肉还没做,父亲就走了。”

    “吴老的离去,是四川抗战历史的一大损失。”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说,吴老见证了川人为民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希望他们那代的抗战历史、抗战精神被更多年轻人了解、学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实习生 王爱玲 摄影报道

    原标题:百岁川籍抗战老兵吴成吉“归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