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青白江三星村出土先秦墓葬 三星堆起源若隐若现
  • 青白江三星村出土先秦墓葬 三星堆起源若隐若现

    时间:2018-01-06 16:03:57  来源:  作者:

      玉器 象牙器

      特权阶层出现

      在此前三期的六七百年中,随葬物品还没有流行开来,这也说明了当时的聚落成员之间,还是保持着平等的地位,社会也没有出现分化。这次却在墓室中出土了3件玉器、20多件象牙器, 说明当时的聚落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享有特权的人士。

      管状 束发器

      开始束发高挽

      墓主的后脑勺的位置,放着玉石做成的管状束发器。骨簪及其出土位置的发现,说明当时先民有着束发高挽的习俗,并佩戴骨管和骨片这些装饰品。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图由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制图 冯成

      随着玉器、象牙制品的陆续出土,考古人员发现,青白江三星村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先秦文化遗址,在2003、2009年前两次发掘的基础上,此次发掘过程中,宝墩文化偏晚时期的墓葬被考古人员清理出来,玉器、象牙制品、骨管、骨簪、骨片……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不仅首次出现了宝墩时期的发饰材料,玉器这些“奢侈品”的出现也表明,在3700年前,成都平原的先秦聚落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已经开始分化,其中或许已经出现了一些掌握更多权力的人。

      不同于前三期

      特权人士用玉器随葬

      2017年5月初,为了配合“丰树成都青白江物流综合平台建设项目”,青白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三星村遗址进行了文物勘探,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土坑墓。随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青白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7座墓葬陆续被清理出来,从出土的器物等遗存来看,这里是一处宝墩文化偏晚时期的墓葬。在此之前,三星村遗址分别于2003、2009年进行过两次挖掘,清理墓葬近200座,灰坑100余个,房址20余座。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少量骨制饰品、木制品。包含宝墩文化三期、宝墩文化四期和三星堆文化三个时期的遗存。

      据考古现场领队杨占风副研究员介绍,虽然和新津宝墩古城等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相比,这里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出土物主要为宝墩文化四期(距今约3800年至3700年左右)的遗存,对于研究同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材料,就在2017年,宝墩文化四期的三星堆仁胜村墓地,同样出现了玉锥形器、玉泡形器、玉矛等随葬物品。

      据考古人员介绍,宝墩文化距今4500多年,但在此前三期的六七百年中,随葬物品还没有流行开来,这也说明了当时的聚落成员之间,还是保持着平等的地位,社会也没有出现分化。

      杨占风告诉记者,这次却在墓室中出土了3件玉器、20多件象牙器, 说明当时的聚落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享有特权的人士。

      象牙发簪、象牙手镯

      有助研究先民审美意识

      在遗址中,编号为M7的墓室中,墓主的后脑勺的位置,放着玉石做成的管状束发器。墓主手边,是打磨得光亮的玉锛和玉圭锛两用器。编号M12的墓室里,用象牙做成的漩涡状器物,被放置在了墓主的肩胛骨附近。这些象征着尊贵地位的装饰品,陆续从泥土中被清理出来,象牙发簪、象牙掏空后做成的手镯、穿孔牌状器物、装饰用的象牙头帘都保存完好。

      “这是首次发现宝墩文化时期的发饰材料,为研究宝墩先民的发式、审美意识及其族属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考古人员介绍,骨簪及其出土位置的发现,说明当时先民有着束发高挽的习俗,并佩戴骨管和骨片这些装饰品。

      意义

      陶片铺路 玉器陪葬 骨簪束发

      三星堆人或非天外来客!

      发现为研究起源提供珍贵材料

      考古现场领队杨占风表示,在遗址里面,碎陶片铺成的小路也断断续续出现,这些遗存都和周边产生了千丝万缕联系。 专家表示,该遗址纵跨宝墩文化时期和三星堆文化时期。其中,三星堆文化遗存的大量出土,对全面认识三星堆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在宝墩文化晚期,这些史前聚落中已出现拥有一定权力的特殊阶层,聚落之间也可能出现了分化。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江章华认为,三星堆聚落可能因为掌控了某些特殊资源或特殊物品的贸易渠道,逐步强大,成为强势聚落。

      辉煌灿烂的古蜀三星堆文明曾经被想象为“天外来客”。据介绍,此次青白江三星村的考古发掘,为研究成都平原文明起源以及三星堆文明诞生的历史背景,提供了珍贵材料。

      而将这些零星材料进行拼接,成都平原的人们如何从新石器时代一步步发展到古蜀王国,他们的社会如何运转和管理、人群如何组织等秘密,有望层层揭开。

      相/关/档/案

      三星堆

      “第九大奇迹”

      距离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3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古代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广汉市南兴镇三星村,砖厂工人杨永成一锄头下去,一块铜器被砸中,杨永成刨开泥土,吓了一跳:是个青铜面具。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就此被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