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四川14个市州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改善年度目标任务
  • 四川14个市州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改善年度目标任务

    时间:2018-01-05 18:06:09  来源:  作者:

    会议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5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今年第一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议1月5日在四川省环保厅举行,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研究布置新一年的任务,尤其是1、2月份继续保持高强度态势,开年就抢跑,起步就冲刺,为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好基础。

      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赵乐晨指出,通过努力,全省大气污染在减轻,蓝天在增加。完成“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2017年PM10、PM2.5平均浓度双下降,优良天数率同比上升。成都、攀枝花、广元、遂宁、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巴中、眉山、资阳、阿坝、甘孜、凉山14个市(州)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尤其是巴中市经过努力,全面攻坚,成为新增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

      赵乐晨表示,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2018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是PM2.5年均浓度比考核基准年下降12%,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蓝天。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突出抓好五个字。

      突出一个“实”字

      一是落实整改。以成都平原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四川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按照清单制+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按期整改销号。二是压实责任。修订《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职责,坚决落实“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三是做实考核。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管控,实行日监测,月通报,年考核,开展AQI100管控行动,做到“以时保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加强对各市(州)和省直相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结果向社会通报。

      突出一个“治”字

      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污染治理,实行工业污染源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二是加强VOCS综合治理。以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包装印刷、家具等行业为重点,出台重点行业技术指南,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面加强VOCS综合整治。三是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在巩固现有“散乱污”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在全省继续全面开展“散乱污”清理整治。四是加强砖瓦、陶瓷建材行业污染治理。不符合产业政策坚决关闭,符合政策的完善设施,达标排放。

      突出一个“控”字

      一是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重点区域各市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实施耗煤建设项目煤炭消耗减量替代,实施21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锅炉环保升级改造,加快淘汰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二是控制扬尘污染。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必须六不准”,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加强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三是控制机动车污染。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手段加强在用车监督检查,打击超标车上路行驶。开展重型货运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积极淘汰超标车和老旧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四是控制农业污染。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存量。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秸秆禁烧监管体系,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秸秆禁烧管控力度,强化联合执法,严防秸秆露天焚烧污染。

      突出一个“强”字

      一是强化联防联控联治。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三大区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严格落实区域内环境规划、标准、监测、环评、执法、信息公开“六统一”,堵住污染转移的缺口,让污染无处藏身。二是强化部门和区域协作。强化部门联动,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进一步消除大气污染防治死角。推进川渝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合作,防止大气环境跨区污染。三是强化专项督查。参照京津冀模式,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实施约谈、限批、扣缴资金和问责。

      突出一个“准”字

      一是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精准度。严格按照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动态更新大气污染排放源和重污染天气管控企业清单,增强清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企业错峰生产错得到位,限产限行限得下来,在重污染天气形成前真正减少污染累积,减缓重污染天气影响。二是为雾霾污染防治精准发力。深化与中国环科院、中国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邀请专家顾问团开展不利气象条件下雾霾科研攻关。加快“智慧环保”建设,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充分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为四川雾霾污染问题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努力提升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

      赵乐晨强调:“1、2月份是关系全年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关键时段,各地各部门决不能松懈懈怠,也不能厌战,务必鼓劲实干,打好基础。”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