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如何走成都特色新经济发展之路?专家们这样“支招”
  • 如何走成都特色新经济发展之路?专家们这样“支招”

    时间:2017-11-10 16:18:05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9日讯(记者 陈淋)11月9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大会并讲话,强调成都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决策部署,强化学习、聚势和赋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动力引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经济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也是理论界关注研究的焦点。从国内看,近年来新经济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发明”正引领全球科技变革,“新经济”在2016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全国已形成以北上深杭等城市为引领、部分区域中心城市竞相追赶的新经济发展格局。

      成都发展新经济,底气何来?这里有三个发展阶段值得关注:2003年新经济开始萌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布局,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向各行各业广泛渗透;2010年新经济开始起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2015年新经济开始蓄势,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共同作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领域,一批“双创”种子和初创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新经济蓄势待发。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成都市新经济总量指数、发展指数、竞争力分别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等新经济代表行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的是,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消费应用市场庞大、地域文化基因独特等比较优势,无不彰显着成都具有培育新经济的肥沃土壤。

      因此,在今天的大会上,成都市明确提出:追踪前沿、勇于创造,积极探索发展新经济的现实路径。成都市在综合研判国内外新经济发展大势,立足本土客观实际后,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目标既已明确,那成都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这里有一条基本路径被确立,即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在这“五新”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表现形式,新技术、新组织是驱动力量,共同构成集成、协调、系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同时,基于成都资源禀赋、人才储备、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为此,成都还将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着力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今年9月,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该研究院执行院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表示,研究院将为成都新经济发展提供从行业宏观到技术微观方面的咨询建议,并帮助成都汇聚相关行业的创新要素和核心资源。“我们会进行一些专题性研究,比如如何培育独角兽企业等,就此采访全国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找到这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以及好的经验借鉴,并发布新经济发展白皮书。”而在周涛看来,政府支持在新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作用,“成都成立了新经济委、新经济研究院,这是一个很强的信号,表示政府要大力发展新经济。”

      成都的新经济适合走什么路线?选择什么样的产业重点培养?在分析了成都的人才、产业等特质后,周涛认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以及现代金融三大产业值得重点培养。“成都在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现代金融方面有足够的体量基础和优势,建议政府大力扶植,助力企业成长。”他建议,成都需抓住核心技术人才、龙头企业,夯实优势,迅速将新经济生态建立起来。“找到核心企业并专注于集中培养引领性的企业,能给城市区位格局的提升、产业标签的明晰、新经济生态的繁荣带来促进作用。”

      “新经济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能只看到现在发展好的产业,同时要有远瞻性,探索经济新业态,挖掘、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周涛强调,要培养与新经济结合的管理型人才。“像‘千人计划’等人才政策中大多是技术性的人才,但新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技术类的人才,同样也需要管理型的人才,后者对企业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除了技术类人才,也需要培养金融、财会、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型的人才。”

      长城战略咨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文丰谈到,新经济生态成熟度评价有六个维度,即知识成果创新,企业爆发成长,平台机构引领,创新要素循环,人文环境优越,原创产业涌现。他建言到,政府既要“掌舵不划桨”,专注营造创新业生态,也要支持产业组织者做出产业选择,良好的产业生态就会逐步形成,成都的新经济生态之花一定会愈加绽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