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大英县深化“脱贫不脱帮扶”措施 让“摘帽”贫困村永不返贫
  • 【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大英县深化“脱贫不脱帮扶”措施 让“摘帽”贫困村永不返贫

    时间:2017-11-07 16:02:25  来源:  作者:

      

    帮扶民警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大英县公安局供图)

      四川新闻网遂宁11月6日讯(陈伟 唐鹏斌 记者 赵权军)“扶贫帮扶不是走过场,贫困村成功脱贫后不脱帮扶。”11月4日,大英县公安局帮扶小组回到已“摘帽”贫困村,了解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持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聚合脱贫帮扶资源和力量,巩固已取得的脱贫成果,让脱贫群众早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近年来,大英县普陀村依靠对口帮扶单位牵线搭桥,通过扶贫干部争取建设资金,努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聚力发展花椒、核桃等集体产业,加快贫困村的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帮村民实现年人均增收5000元目标,也让该村于2016年底成功“摘帽”脱贫。

    帮扶人员正在了解村民家的困难事。(大英县公安局供图)

      帮扶单位发力确保脱贫贫困村“不返贫”

      上个周末,大英县副县长、县公安局长陈小平来到普陀村,走访该村所有被帮扶的对象,还察看了该村高产水利农田项目、硬化公路、水利水渠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针对部分尚未完工项目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鼓励驻村干部和农技人员要坚持因地制宜,巩固发展村里集体经济产业。

      然而,几年前普陀村却是另一番景象。该村距大英县城约10公里,全村千余人以种红薯和玉米为生。2014年建档立卡时,全村贫困户83户221人,经该村对口帮扶单位大英县公安局努力,当年就帮助6户6名贫困人口脱贫。帮扶单位根据该村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经济水平等因素,按脱贫攻坚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实施结对帮扶。从道路、村级活动场所、卫生室、村级集体收入、村民家庭经济收入等实际情况着力,确保普陀村的各类基础项目指标达标。

      陈小平说,为帮助该村发展经济就得先找好扶贫帮扶人员和帮扶干部。于是,他们成立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组,将技术人员和驻村干部等分为32个帮扶小组,让每个组帮扶一名困难群众,实施“一对一”具体帮扶,还落实“五个一”帮扶措施。选派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到村担任驻帮扶第一书记,实地开展结对帮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驻村干部和帮扶单位努力,使得原本贫穷落后的普陀村拥有一条5.8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还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处,修建整治塘堰11个,修建蓄水池12口、建设各类渠系11.676公里,完成整治19处水井工程。同时,帮扶单位加快产业经济发展步伐,增强贫困群众致富增收能力,组织村民发展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建设3个青花椒种植园,让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至5000元。该村也于2016年底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帮扶小组研究解决帮扶村的发展难题。(大英县公安局供图)

      帮扶单位积极作为化解发展难题

      “为扎实开展扶贫工作,确保脱贫帮扶不走过场。”陈小平表示,当帮扶单位完成帮贫困村脱贫任务后,大英县公安局依然没有闲着,为巩固已取得的脱贫成果,帮扶单位建立起每周脱贫帮扶例会制度,在例会上要求各帮扶小组直接汇报上周的帮扶工作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村民王素容,因家里饲养的猪崽患病后,王素容先后多次喂药都未见好转,眼瞅着即将错失销售时机。她家的帮扶人员大英县公安局网安大队长何林获悉此事后,联系上县城内经验丰富的兽医前往她家为猪崽看病用药,让她家避免数千元经济损失。在普陀村诸如该类帮扶故事很多,大英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长徐佳友和副大队长王兆林组织民警帮留守学生筹集了数万元学杂费,让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此外,普陀村的驻村工作帮扶小组经常组织单位职工到该村开展“结对帮扶・精准脱贫”主题活动,为不少结对帮扶家庭送去棉被、粮油等生活日用品。而不少人因受到帮扶人员故事感染,纷纷前往普陀村实地了解情况后,利用各自的下班时间在大英县城内的各家餐饮店推销帮扶对象家的土鸡、板鸭、土豆等土特农副产品。

      大英县公安局用真情换来群众真心回馈,帮扶单位人员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为帮扶对象解决好一个又一个生活琐事和发展难题,并在省市等扶贫部门历次脱贫工作考核、暗访和督查中获得99%以上的满意度。

      多方募集公益捐赠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

      陈小平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帮扶单位按照“扶上马、送一程。脱贫不脱帮扶”思路,即使在完成脱贫任务后,仍要继续做好联系帮扶工作,为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努力。在普陀村脱贫“摘帽”历程中,为刺激该村花椒、核桃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激活村集体收入模式。经帮扶单位协调争取到启明公益基金捐赠款15万元,为该村集体修建标准化牛棚,用于村集体肉牛养殖项目,帮助该村农户增收。

      帮扶单位按照“脱贫不脱帮扶”的工作思路,在今年10月17日,全国第四个“扶贫日”主题活动中大英县公安局举行的“扶贫日”捐款仪式上,帮扶单位在现场募集到各类善款10多万元,且全部用来继续发展和增强普陀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该村帮扶干部还利用各自熟悉途径,为该村筹集发展所需资金和建设设备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年重阳节前夕,帮扶单位还联合大英县九个县级部门,在被帮扶乡村开展“敬老月”活动,为近百名老人送去节日慰问金和生活物资。当陈小平得知当地一名高龄老人喜欢看电视,因其无钱买电视,陈小平立即自掏腰包给这名老人添置了一台全新的液晶电视机,协调当地广电部门为老人家里接通电视信号。

      下一步,普陀村的帮扶单位将继续走访已成功脱贫家庭,与帮扶对象交谈,详细了解其家中经济收入、种植和养殖、房屋等基础设施以及住户的身体健康等基本情况。帮帮扶对象出主意、想方法、引导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