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成都生态格局规划征集意见 拟将龙泉山提升为城市中央绿心
  • 成都生态格局规划征集意见 拟将龙泉山提升为城市中央绿心

    时间:2017-11-03 00:04:48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2日讯(记者 李丹)11月2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公众意见征集稿,全面加强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并从11月1日至11月底,面向全社会进一步征集意见。市民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共绘美好成都”进行意见表达,也可以在成都规划公众平台http://www.cdgh.gov.cn/进行留言;还可以到成都市规划馆了解规划方案,提出意见。与此同时,市规划局还将进社区、进高校,进行总规方案的意见征集。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

      市域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

      公众意见征集稿提出,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提升国家中心城核心功能、促进成渝协同发展,以保护市域生态系统为前提,充分考虑延续成都的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成渝相向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成都市域范围内形成“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圈层式蔓延的发展模式,构建网络化、多中心、生态型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一心”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两翼”为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一区”为龙门山生态涵养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保障成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三轴”为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集聚核心城市功能。“多中心”为8个区域中心城。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图

      生态格局:

      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生态格局

      在生态格局方面,公众意见征集稿中明确市域生态格局。在市域内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格局,包括龙门山和龙泉山、岷江水系网和沱江水系网、环城生态区和环二绕生态环以及六片生态绿隔区。涉及生态格局的区域需要加强保护其生态功能。

      “两山”为龙门山和龙泉山;“两环”为环城生态区和环二绕生态环;“两网”为岷江水系网和沱江水系网;“六片”为都彭生态区、崇温生态区、邛蒲生态区、天府生态区、龙青生态区和金简生态区等生态绿隔区。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

      将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中央绿心,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功能,形成两翼共享的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 ,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全域增绿:

      构建全民体验的五级绿化体系

      公众意见征集稿中还提到,要构建全民体验的五级绿化体系――由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形成的五级绿化体系。

      完善天府绿道体系――规划建设区域级绿道、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共同构建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天府绿道体系。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

      其中“一轴”是指沿母亲河锦江建设的锦江绿道;“两山”是指依托龙泉山与龙门山的旅游资源建设的龙泉山森林绿道、龙门山森林绿道;“三环”是指利用三环路、环城生态区、二绕郊野绿带建设的熊猫绿道、锦城绿道、田园绿道;“七带”是指沿着主要水系建设的七条展示天府文化、串联城镇村的休闲绿道,包括走马绿道、江安绿道、金马绿道、三河绿道、东风绿道、沱绛绿道、毗河绿道。

      图由成都市规划局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