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百姓幸福加码 “民生阳光”洒满资阳大地
  •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百姓幸福加码 “民生阳光”洒满资阳大地

    时间:2017-10-18 18:41:42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资阳10月17日讯(记者 杨颜铭)民生无小事,枝叶也关情。

      “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五年来,资阳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答卷”上写满了幸福。

      社保、医疗、文化、教育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四川省率先创新实施医疗救治救助、社会保障救助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日臻完善……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一张张“民生清单”的兑现,五年时间,多项民生工程宛如阳光和雨露,遍洒资阳大地,润泽群众心田,355万资阳市民尝到了更多民生“甜果”。

      打通医疗便民“最后一公里” 告别看病“难远贵”

      解决民生问题,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获得更多幸福,是资阳各级党委和政府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一项项惠民政策精准对接民生所需、群众所盼,百姓获得感稳步提升。

      “希望医保报销不用两地跑!”“希望高龄老人能有生活补贴!”“希望收入能越来越高!”“希望能搬进楼房”……很多在资阳生活的百姓会发现,这些五年前的小心愿,在这五年间已悄悄实现。

      “远程医疗诊治方面,建设市级远程医疗枢纽中心,达到全市四级远程医疗覆盖,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查房、双向转诊等。”这是2017年资阳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的16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每年民生实事、民生工程中的“必修课”。

      健康乃民生之向,奔小康,盼健康。过去五年,资阳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制度,大力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大力实施智慧医疗工程,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

      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托管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托管资阳市人民医院实施;资阳市妇幼保健院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建区域联盟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综合医院......这一切变化意味着资阳正式迈上吸收成都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推进分级诊疗的快车道,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

      雁江区丰裕镇患者马名清正是一名受益者。他身患肝癌后,面临着本地治不好、外地难就医、医药费高昂的难题。医生介绍,马名清的手术在整个肝脏手术领域都算得上是高难度,手术是否规范也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而且前往成都做手术还面临着8―10万的高昂手术费。

      然而,不幸中的万幸,受益于分级诊疗制度,省医院专家进驻资阳市人民医院坐诊,马名清因此成为幸运儿,获得了在资阳做手术的机会。近3个小时的手术,他的出血量仅有200ml,而此类手术的正常出血量为600ml。不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诊疗服务,从入院手术到出院回家,马名清所有医疗费用不到2万元。

      五年来,在资阳还有很多个“马名清”,他们的一个个就医故事无不彰显着市委市政府为民谋福利、解决看病贵难远的决心。

      同时,为了打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医疗救助困局,帮助困难家庭走出贫困,资阳还印发了《中共资阳市委、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出台了《资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治救助实施办法》和《资阳市农村贫困人口救治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一减免四保险一救助四基金”八个梯次保障政策,实现保障对象医疗费用“微支付”或“零支付”。

      2016年9月以来,全市保障对象住院131435人次,发生医疗费用4.15亿元,个人自付1056.56万元、自付比例为2.55%。

      对于更多百姓而言,在生病时,实实在在减轻负担,就是医保政策和医疗惠民的最好体现。如今,资阳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实现“微支付”或“零支付”、一个电话“专属”家庭医生上门看诊、在基层医院也能享受到专家医疗服务、市民平均寿命提高至75岁……这些在五年前几乎只是梦想的场景,如今在资阳许多患者身上已经一一得到实现。

      路畅城美宜行宜居 百姓心暖绽笑颜

      行走在资阳的街头巷尾,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市中心城区正在悄然蜕变:社区环境清爽多了,地面比以前干净多了,卫生死角不见了;公路上流动摊贩减少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城市建筑立面大变样了,店招店牌整洁靓丽了……

      这都是五年来,资阳城区“整容”后的美貌。

      五年时间,尤其是近三年来,资阳市委负责人多次强调,要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品质,目前资阳中心城区品质还不高,离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必须抓紧完善城市功能,弥补城市建设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全体市民归属感、幸福感;将老百姓放在首位,从百姓需求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市民日常活动紧紧地连在一起,切实解决百姓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等民生问题,让全体市民共创生活品质,共享品质生活。

      一个人打扮就要靠衣着和化妆,一个城市要设计就要对城市中心、山水格局、城市空间优化等进行精心设计、巧妙布局。

      因此,2015年以来,资阳市中心城区紧紧围绕“改造、完善、提升”的城市建设思路,编制谋划了资阳城区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项目计划,包括路网完善畅通、绿化景观提升、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和安置房建设、民生实事工程五个方面,共计实施项目130个,总投资约308亿元,目的就是要用三年时间实现资阳中心城市面貌大变样,倾力打造高品质中心城区。

      几年时间,游泳综合训练馆、万达电力专线、海峡人行天桥、沱东滨江路堤景观带等多个项目建成投用;凤岭公园、沱西滨江景观带开工建设;城区56条小街小巷整治全面展开;娇子大道改造、成渝高速资阳出口改造、城区15条道路“七位一体”改造、文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城市保留山体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开展……一个个为城市“整容”的项目有序实施,无疑为资阳城区换新貌拉开了新篇章。

      “根据‘十大专项治理行动’要求,整治50条背街小巷;改造11条城区老旧道路:完成皇龙片区道路(皇龙路、松林路、新城路、仁德中路、仁德东路)、建北路、建东路、建南路、S106线(汽车总站至沱二桥)、滨江大道、滨河西路共11条、17公里老旧道路改造。”2017年民生实事中,道路改造又一次被“提上日程”。

      “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区变美了,特别是过去破旧窄小的道路也变为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大家出门也更加方便舒心了!”对于市政道路建设,不少市民由衷感叹道。

      在资阳城区走访时记者也发现,皇龙片区道路、建设东路、S106线等一条条崭新的柏油路纵横交错,交通井然有序,面貌焕然一新,一改过去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破旧的现状。

      一项举措,一个变化,对老百姓而言,都是一种幸福、一份满足。而这也正是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只为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优秀“民生答卷”。

      脱贫攻坚见成效 幸福生活有盼头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硬的一仗,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道路上的关键一仗。近年来,资阳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高姿态推进。

      10多公里乡村道路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及土地整理项目初见成效,山坪塘、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及渠系配套建设完成,村卫生室已投入使用,新村聚居点已经完工……近两年时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乐至县龙门乡金鼓村于去年顺利脱贫摘帽,村民最为关心的出行道路、生产生活用水、产业发展等问题已经一一得到解决,这里的人们更是过上了好日子。

      杨云平是金鼓村村民,今年春节前夕,一家人就搬进了180平米的二层小楼房,这让他激动不已,感慨颇多。“以前的房子又破又旧,哪能跟现在比,新房宽敞又干净,住着舒服巴适!”谈到自家新房,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二儿子和儿媳妇在遂宁,每个月都要回来看我两次,我平常就在家务工,做些简单事情,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在与杨云平闲谈中,记者从他笑意盈盈的脸上看到了满足,从阵阵笑声中更读出了他的幸福。

      记者从金鼓村驻村干部口中得知,许多在外务工的青年回到村里纷纷感叹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巨变,“几年没回家了,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好美啊,现在的家乡……”一句句赞美,一句句真言,一句句感慨都在诉说着金鼓的“重生逆袭”,这些在外“金鼓人”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还建立了微信群《美丽的家乡―金鼓村》,互相传送照片,时常分享交流,来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金鼓村产业兴旺、村民安居乐业只是资阳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底,资阳完成了5.08万贫困人口脱贫、82个贫困村退出的摘帽任务。今年,全市还将实现80个贫困村退出、4.7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一个个详实的数据成为了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有力见证。

      在雁江区临江镇太子村,同样也奏响了精准扶贫的“富民曲”。

      6年前,太子村村民李明仲双下肢股骨头坏死无钱接受手术治疗,导致病情日益加重,直至不能下床走动。“可以说这6年就没有好好走过路,每个月要花八九百元的医疗费用。”李明仲告诉记者,自己双脚股骨头坏死,逐渐丧失了劳动力,本来在外务工的他只能回家做一些简单的农活,然而,每月几百元的医药费,一家3口的生活费,女儿读书的学费,不久就将家中的积蓄花光,全家基本靠妻子一人种养殖维持生计。

      绝望之时一抹曙光照了进来。2016年3月,李明仲在帮扶部门支持下,在雁江区人民医院实施了双下肢股骨头置换术,彻底根治了顽疾,5月已康复出院。“这次治疗前前后后共花了近6万元的费用,在报销了新农合,获得民政特补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等帮扶后,我自己只花了3000多元。”

      同时,为更好地帮助他们一家脱贫致富,2016年,省市区帮扶联系部门因户施策,根据李明仲家庭实际情况,通过发展养殖业来实现了脱贫。如今,他双腿利索,行走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家生活越过越好。

      翻开五年来资阳的民生答卷,桩桩件件无不显示着市委、市政府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五年来,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资阳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构筑起了一道道民生保障线;医保、养老体系不断健全、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明显,让百姓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一件件百姓关心的大小事,彰显着资阳市委、市政府这五年为民谋福利的决心: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让资阳百姓生活如沐春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