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 电子科大神秘校友向母校捐建价值3亿元大楼(图)
  • 电子科大神秘校友向母校捐建价值3亿元大楼(图)

    时间:2017-09-29 17:48:19  来源:  作者:

    捐赠仪式现场

    电子科大神秘“爱心校友”捐建的楼宇效果图。图据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8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电子科技大学在61周年校庆之际,收到一份来自该校80级8系校友的神秘“大礼”――占地7000多平方米、楼宇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价值3亿多元人民币的宏伟建筑。9月28日下午,低调的捐建校友委托其当年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恩师恩师李智渊教授代替他出席捐建仪式,并向母校捐建该建筑楼宇。据悉,该捐建楼宇是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内第一个由校友出资捐建的建筑。

      爱心校友出资3亿元 为母校捐建“宣邦楼”

      据了解,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楼宇将建造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东湖的东侧,与校区建筑群遥相呼应。楼宇共分为正楼、钟楼和塔楼三部分,正楼主要用于设立校史馆、电子博物馆、学生荣誉殿堂等,钟楼用于设立校友之家,塔楼由计算机学院管理使用。

      电子科大副校长杨晓波介绍,该楼宇取名“宣邦楼”,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建成后或将成为清水河校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楼宇。其中钟楼顶端有一电子管造型,具有浓厚的“成电味道”,它将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标志。值得一提的是,在设于正楼的学生荣誉殿堂内,将专门陈列展示那些为人类进步、文化科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电子科大学生风采。

      “4000余亩校区将树立起一座崭新的建筑地标,甚至有可能成为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突出亮点。”爱心校友的恩师、捐赠人代表李智渊教授很有信心地说。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出钱又出力 多次打“飞的”回校做建筑设计

      “今年年初,这位学生跟我提及他要回报母校的想法。作为老师,我们对此很鼓励和支持。”李智渊教授说到,这位爱心校友不仅出资,还在建筑体设计上亲力亲为,力求做到极致。他时常打“飞的”回成都,多次带着设计师到学校考察。他们一般徒步走4个多小时,甚至有一次连续在校内走了7个多小时,从上午11点走到下午6点多,又热又累,中途只在面包店买了一次食物。“为了设计好这个建筑楼宇,他来回跑了n次。”李智渊说道,整个建筑设计花了8个月才完成,设计方案做了20稿。

      据悉,在此期间,爱心校友放下自己所有工作,和设计师们泡在一起,不断讨论,推翻了一稿又一稿。平面上每一个管井、每一个曲线、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地讨论,图纸上上百个数据他都烂熟于心。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使得这个建筑体有了许多人性化的细腻体现,比如“隐蔽式”的空调外机位、西向挑檐遮阳等。

      “今天正式捐赠后,电子科大也将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动工。力争耗时3年将其建成投用。”李智渊透露。

      “爱心校友”何许人? 恩师说他朴实又勤奋

      “我的确为有这样一个学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李智渊教授深情地说。他记得,这位学生1980年进校,在1984年的本科毕业答辩中,就敢于质疑,主动提问老师。这让李智渊心生好感。

      在后来的共事中,李智渊发现这位学生工作细心,认真负责,遇事能顾全大局,有强烈的责任感,在碰到利益冲突时能够谦让,牺牲自己的利益。“他做事踏实、低调,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顽强坚韧。”

      “创业是涉险滩、抗风险的过程,这位校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共同努力,冲破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李智渊说,“这一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是他和他的同事们长期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

      “爱心校友”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发展,为这所承载着青春岁月的母校默默贡献。去年电子科大60周年校庆期间,他向母校捐赠300万元成立基金,支持学校发展和学弟学妹们成长。

      而此次捐建,“爱心校友”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要求不出现自己的名字。“我就是为母校做一些事,不为名利。”他说。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