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第十四届中国高山茶文化节走进三坊七巷
  • 第十四届中国高山茶文化节走进三坊七巷

    时间:2019-11-06 17:54:29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11月3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林芹 实习生 赖一田)2日,大田县第十四届中国高山茶文化节在福州市三坊七巷举办。

    此次茶文化节以“大田美人·雅韵天成”为主题,以发展茶经济、提升茶品牌、传承茶文化为元素,通过茶王争霸、茶艺表演等多元素茶文化系列节目,展现大田高山茶影响力大、意义深远的文化品牌,承载和传播着悠远淳厚的茶文化。

    第十四届中国高山茶文化节现场

    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长期以来作为连接闽南沿海地区与内陆的交通要道,孝道文化、戏曲文化、畲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沉淀积聚、兼容并蓄,是“二十四孝”作者郭居敬祖地、肉身菩萨“章公六全”祖师故里,大田板灯龙、杂剧作场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峻水秀,茶韵悠长。大田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目前,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是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被列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大田有悠久的茶贸历史,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仙峰崇圣岩寺僧人开始种茶,是大田种植高山茶的起源,在《康熙字典》中就有对大田茶叶生产的注解。

    近年来,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茶产业链,积极发展“互联网+茶叶”,加快茶旅融合,以“大田美人茶”公共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提升茶品质、开拓茶市场、弘扬茶文化,以茶兴业、以茶惠民,努力让一片片茶叶成为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富裕一方百姓的一片片“金叶”。

    市民在认真品尝高山美人茶

    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毛茶产量5000吨,产值近10亿元,涉茶人员近10万人。全县现在茶叶加工厂2650家,其中年产1000吨高山茶生产线1条,年产100吨高山茶21家,年产50吨高山茶加工厂36家。2019年1月,海峽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对大田县茶叶学会申请的《美人茶》《美人茶栽培技术规程》《美人茶加工技术规程》《美人茶冲泡与品鉴》等四项团体标准正式立项。此次文化节,现场颁布该团体标准,让美人茶在生产和市场流通过程中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进一步规范美人茶加工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打造福建美人茶品牌。

    近年来,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按照“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供给侧精准发力,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将茶产业发展由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理念转变,加快茶旅融合,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做好茶叶科技推广,重点提升茶叶单产和茶叶品质,并不断延伸茶产业链,积极发展“互联网+茶叶”,拓展电子商务、代理配送和网上交易等茶产品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茶企茶农增产、增效、增收。

    茶文化节期间,主办主还举办大田美人茶风味特辑宣传推介活动,围绕“茶”主题,集中展示美人茶农特产品,同时还设计研发有茶香肉骨、茶油蒸兔、雪山美人等茶香美食,感受不一样的大田舌尖味道。

    据悉,此次活动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指导,大田县委、县政府主办,福建省茶业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三明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州市大田商会、《茶道》杂志社等单位协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