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解读福建一季度GDP增长8.2%背后的“秘诀”
  • 解读福建一季度GDP增长8.2%背后的“秘诀”

    时间:2019-05-04 22:52:37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5月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日前,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5.25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可以说,一季度福建经济实现了“开门红”。而一系列数据也真实地反映了福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

      从三个产业来看,今年一季度,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占GDP的比重为4.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占GDP的比重为48.0%,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47.3%,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数据可以很容易看出,我省经济的高增速与二、三产业密不可分。

    工业生产质量提升,

    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

      先来看增速最快的第二产业有哪些振奋人心的数据——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3.5%,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提高0.8和0.1个百分点;

      全省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9.5%;

      全省419种产品中,有282种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7.3%。

      省统计局工交处处长黄文忠解读认为,我省一季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环境稳步改善、企业预期向好的背景下,全省工业延续了上年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良好开局,并且还呈现出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产品出口增长加快等趋势。

      大家都知道,纺织鞋服、装备制造等一直是福建的传统产业,但这几年,福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季度,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5.1%,快于规上工业6.2个百分点,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18.4%,拉动作用相当显著。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均呈两位数增长。

      从出口工业产品中也能看到这一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32个有工业产品出口的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同比增长,19个行业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其中,我省工业产品出口额居前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6.5%、11.5%和10.0%,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6、7.6和1.8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宁德(增长15.0%)、漳州(9.2%)泉州(9.0%)。以增速最快的宁德为例,宁德曾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后发地区,被称为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这几年正是把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总体向好。据省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二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企业占40.2%,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预计乐观的比不乐观的企业比例高36.8个百分点。

    消费品升级趋势凸显,

    网上零售占比提高

      众多周知,经济结构调整主要看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数据显示,一季度,福建第三产业达3851.46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接近半壁江山,这凸显出福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三产业中,与老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就是消费品零售。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6.56亿元,同比增长10.8%,与上年全年持平。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高级统计师戴斌认为,当前我省社会零售品销售呈现城乡市场差距缩小、绿色消费增长加快等特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从经营地看,一季度,全省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3543.56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乡村市场零售额373.00亿元,增长11.2%,增幅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差距为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缩小7.3个百分点。

      这显示,乡村市场活力正在不断释放。

      同时,相比过去更多地在衣食住行上消费,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正日益提升。

      从消费形态看,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额3536.68亿元,同比增长11.0%,增幅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餐饮收入379.88亿元,增长9.1%,增幅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额增幅比餐饮收入高1.9个百分点。

      从商品类值看,与绿色消费、智能生活相关的新产品增势迅猛。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同比分别增长215.5%、40.0%、30.1%、29.6%。

      升级类商品也增长较快,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7.5%,增幅同比提高33.0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商品增长28.9%,增幅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商品增长23.2%,增幅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

      另外,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51.04亿元,同比增长25.8%,比上年全年提高6.3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3.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这说明,网购在人们生活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居民收入、就业、商品房销售……

    还有这些数据与你的生活关系密切

      消费升级的背后,是收入的提高。一季度数据显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按常住地分,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73元,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32元,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谈及居民收入时,往往能看到“扣除价格因素”的表述,这就表示物价的高低同样关系到大家的“幸福感”。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据统计,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比1-2月扩大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回落0.5个和0.2个百分点。从城乡看,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3%。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6%,衣着上涨3.1%,居住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交通和通信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6%,医疗保健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猪肉价格上涨5.0%,鲜菜价格上涨8.6%。

      鲜菜居然是涨幅最高的食品,你感受到了吗?

      再来看看商品房。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375.33万平方米,增长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全省商品房销售额1503.98亿元,增长6.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0%。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3.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0%。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653.28亿元,增长9.1%。

      再来看看就业。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3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8.6%;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0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36.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7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6.3%。3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73%,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低于4.2%的年度目标控制水平。

      省统计局专家点评:总的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新动能培育较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一季度全省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有所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