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电子商务 > 创业者需警惕:家教O2O的四种死法
  • 创业者需警惕:家教O2O的四种死法

    时间:2015-08-17 09:32:36  来源: 亿欧网  作者:i黑马

    随着“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仿佛定要跟O2O搭上点关系,才好顺应这个时代。一时间各行各业争相进入,健身、美甲、外卖、医疗……连BAT这样的传统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未能免俗,资本市场对O2O趋之若鹜。但一味的资本投入并未换来预期的高回报率,相反O2O企业破产倒闭的噩耗不断传来,领域不乏医疗、旅游、餐饮等。教育行业也没有幸免,行业中死亡率颇高的当数家教领域,95%的家教O2O企业两年左右就会夭折或是根本长不大,家教O2O的寒冬已然到来。

    曾经的创业者,如今避之唯恐不及

    近日,一位曾经的家教O2O平台创业者,如今却把家教O2O称作“伪命题”、“人造的伪需求”。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O2O对家教行业并未改变什么,市场用户的反馈并未像业界所预计,学生轻松找到周边好老师、大量明星老师涌现、传统培训机构纷纷倒闭。相反,传统培训机构却是时时传出业绩大好的消息。在这名文章作者看来,家教O2O像是打着O2O幌子的一场场游戏,非但不能切中教育教学本质,而且所谓的平台“名师”更多是靠刷单欺世盗名。

    的确,教育产业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提供的是非标准化的服务。而想要把平台的非标准化服务做好,核心就在于能否聚集一定的优秀师资。但真正的好老师是稀缺资源,除了公办学校,目前都聚焦在传统教育机构,O2O惯用的烧钱方式难达到拉拢老师的想法。

    因此,各家教O2O平台都面临着找不到真正好老师的难题,更难以触及教学本质的问题,因此并不能获得家长学生的青睐,处境自然变得非常艰难。难怪,曾经的家教O2O平台创办者,一旦认清了家教O2O平台的本质,便急切地撇清与家教O2O的关系,并且避之唯恐不及了。

    上文所提到的家教O2O创业者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家教O2O已出现疲态,难以破冰。纵观整个产业,目前所有平台都只是简单的交易撮合,至今并没有一条完整、有效的闭环链条。

    的确有人喊出将致力于打造更深层次的服务设计和规划,并以此在投资人面前展现出一片"蓝海",套取了巨额投资,但教育行业是需要积淀的,模式本身的问题,并非一两个技术创新点所能解决的。而更令投资者失望的是,巨额融资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针对老师的高额补贴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当初想象的“蓝海”只是噱头,投资人看不到前途,只能勒紧腰包持观望态度。企业没有了后续资金链的支持,前景变的不乐观,面临崩盘的危险,举步维艰。试问,在家教O2O平台一片哀鸿的现在,有几个创业者还会大肆宣扬自己曾是家教O2O创业者中的一份子?

    家教O2O的四种死法

    无论是已经沦为家教O2O的先烈,还是命悬一线还在拼命挣扎挣扎的企业,作为家教O2O平台的从业者及投资者也都应该警醒了。笔者在此为大家罗列一些家教O2O死亡的真相,希望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死法一:融资跟不上,没有足够现金流,弹尽粮绝而死。

    像Uber进入中国市场得到10亿融资一样,家教O2O也赖以资本而存活。据请他教CEO陈远河估算,家教O2O企业平均每月要烧至少上千万元;跟谁学CEO陈向东也指出,技术研发是家教O2O相对重头的一类成本支出,假设组建500人的技术团队,人力成本加上地面推广队伍,一年的成本就要过亿。此外尚德负责人还算了一笔账,从前端的互联网化,到后端服务的互联网化,整个组织结构和IT系统的建设需要几千万元的持续性成本投入。这一笔笔的巨额数目,对于市场规模较小、受众较少的平台来讲是无法承担的,因此就需要持续性融资。但2015年上半年家教O2O平台像是靠大量资本堆砌起来的海市蜃楼,一旦资本市场的预期不能实现就会马上撤离,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企业后续的融资一旦跟不上,烧钱的速度又快于盈利的速度,家教O2O没有了现金流的支持,就会立刻弹尽粮绝,宣布死亡。

    死法二:缺用户、少服务,死水淤滞而死。

    据一位离开了某家教O2O平台的老师透露,平台严重缺乏老师和学生用户,需要大量烧钱圈老师、圈学生。而即便圈来了用户,平台又没有保证用户利益,增加用户黏性,满足用户需求的其它附加内容,单一的模式形态决定了其用户只能是有相应需求的一小部分人群,而用户规模会直接影响平台的交易量。从服务方面讲,平台严重缺乏系统化的教师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监控等完善的服务体系,那么即便平台有再多的补贴,家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