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产品多在产业链底端,中国小家电亟需脱下廉价外衣
  • 产品多在产业链底端,中国小家电亟需脱下廉价外衣

    时间:2013-09-23 00:00:00  来源:  作者:

    小家电行业属于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产品技术已较为成熟,具备技术开发能力较强、营销体系完善、拥有自主品牌优势的小家电企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但多数产品集中在价格低、利润低的产业链底端。

    尚普咨询家电行业分析师认为:中国虽然是家电生产大国,但多数产品价格低廉,低廉已成了中国小家电的标签性特征,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大转移、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全国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一味的低价路线只能以牺牲产品质量、降低企业创新为代价。

    小家电也可以被称为软家电,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家电产品,如目前被市场很认可的豆浆机、电磁炉等,而加湿器、空气清新器、消毒碗柜、榨汁机、电子按摩器等则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家电,大部分产品技术已较为成熟,具备技术开发能力较强、营销体系完善。

    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小家电产品成本不断提高,企业面对激烈竞争,不断降低销售价格,因此行业利润被挤压较为严重。其实我国大到汽车,小到服装、玩具,无一不在走“低廉”的路线。造成的结果是企业无力研发提高品质,只能继续走低价路线,永远停留在产业链底端,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被贴上“低廉”、甚至“低劣”的永久标签。这种大而不强、只吃苦力的尴尬角色,正引起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关注。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试图告别低价模式,像行业巨头美的等都在酝酿或已经推出针对高消费群体的高端小家电。

    尚普咨询在《2011-2016年中国小家电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业务涉及小家电的厂家已达上千家,如此庞大的市场势必带来恶性竞争。加之一些知名品牌在向小家电领域扩张的时候,也大多采用贴牌、代工的模式,导致各类问题频出。在出口不畅、内需不振的今天,需要坚持高端战略、提高品牌溢价,才有可能走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