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为什么钢铁业最“受伤”?
  • 为什么钢铁业最“受伤”?

    时间:2017-05-09 20:42:57  来源:  作者:宋斌斌

    如今,产能过剩的工业行业很多,像水泥、玻璃、电解铝等,不一而足,但唯独钢铁行业的处境最艰险,盈利水平最低,上半年销售利润率只有0.13%,在整个工业行业中长期排名垫底。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看来,三大症结导致钢铁行业“最受伤”。

    一是行业分散,集中度低,同质无序竞争加剧。铁矿石,是钢铁企业永远的痛,一组数据或许是最有力的证明:在三大矿山绝对垄断全球铁矿石供给的情况下,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70%,占到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60%;相比之下,我国拥有的海外权益矿只有不到10%,国内矿开发成本高企……这些充分印证了我国钢铁行业对于最重要的原材料——铁矿石的“无奈”。

    二是高负债。今年上半年,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负债率比去年上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达69.47%,部分企业高达80%,甚至超过100%。并且,由于整个行业微利运行,钢铁企业相对银行一直处于劣势,其面临的贷款利率不仅没有下浮,甚至上浮。除了宝钢等极少数优势企业可以获得优惠利率之外,很多钢铁企业的贷款利率超过20%,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资金链紧绷,今年以来钢铁企业投资动力明显不足。截至6月底,中钢协入统钢铁企业完成投资仅占全年计划投资的7.81%,其他企业的投资计划执行进度也仅完成31.53%。

    三是环保压力与日俱增。在国家掀起的环保风暴面前,钢铁行业首当其冲,成为被整肃的重点。据估算,严格履行环保责任的钢铁企业环保成本高达150~160元,而逃避环保义务的企业成本只有20~30元,两者相差百元以上,在钢材价格持续低迷,甚至一夜跌回20年前的悲凉背景下,环保成本对于钢铁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李新创建议,时下钢铁企业的突围之道,只能是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严格控制钢铁产量,切实做到“没有订单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低于制造成本不销售”的“三不”原则。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产量,肯定会出现一批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先倒下的情况。

    因此,严格控制产量,通过环保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才是促进钢铁行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宋斌斌)

    来源:中国工业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