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生物燃气产业化仍任重道远
  • 生物燃气产业化仍任重道远

    时间:2013-09-18 00:00:00  来源:  作者:

    生物燃气,这一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被期望在改进城镇能源结构,消除城市雾霾,甚至维护能源安全上“大展拳脚”,但它的产业化道路却并不顺畅。

    不久前,科技部在“绿色能源示范县”——北京市延庆县组织召开了“生物燃气产业商业模式应用推进现场会”,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60余名代表。现实的境况,让与会人士迫切意识到,生物燃气产业化问题,到了必须直面的时候。

    共识已经明确,但产业化之路能否走好,怎么走,值得进一步探讨。

    1. 自给自足状态,投资效益较低,影响产业化

    来到北京市延庆县松山脚下,几个墨绿色的大罐子很是显眼,一排排整齐的鸡舍伴随着隆隆的发电机声。这是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青源”)的“鸡粪发电厂”。

    德青源饲养着300万只鸡,每年产生8万吨鸡粪。如何降低鸡粪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企业思考的问题。

    2007年,德青源投资6500万元建设了以纯鸡粪为原料的沼气并网热电气联网工程。“这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利用鸡粪产生沼气且并网发电的项目。”德青源副总裁潘文智告诉记者。

    德青源的发电厂是生物燃气利用的范例。生物燃气,亦称生物天然气,指从生物质转化而来的燃气,包括沼气、合成气和氢气等。当前,只有沼气具有成本优势,通常说的生物燃气就是沼气。

    2010年,德青源成立了专门发展生物燃气的子公司——合力清源,从沼气发电转向提供管道生物燃气。潘文智说,力争在2020年底前,让延庆全县农村约10万人用上清洁燃气。

    像德青源专门成立子公司从事生物燃气开发和推广的例子并不多,它的运转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不得不面对的鸡粪处理问题。

    实际上,目前生物燃气产业大多数在“小打小闹”中徘徊,表现为生产主体基本局限在农户、商品化程度低、产业城乡不贯通等特点。沼气发电成功范例的德国,平均池容达1000平方米/处,这被认为是具有经济效益的平衡点,而我国池容达到这一标准的沼气工程仅占9%左右。

    据了解,几年前,农村中生物燃气生产模式基本以农户为主体,大多数为小型分散的农村沼气工程。生产规模小、产业关联性差,产业链缺失,使其几乎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也限制了生物燃气商品化。

    “自给自足”的状态限制了商品化生产,区域市场尚难形成,走向全国更困难重重,而城市与农村管道不贯通的现实,使生物燃气走向市场又增一层障碍。

    受沼气周年产气、废液处理及原料保障等条件限制,我国传统户用沼气发展制约重重,近年更趋于萎缩。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五省调研户用沼气池情况,其使用率仅有64.8%。

    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传统户用模式支撑不了长远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马隆龙说,当前,生物燃气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补助。

    “与常规能源相比,生物燃气转化、处理成本较高,并不具备投资上的效益。如果不能够实现商品化,未来的发展必然会因为国家政策的转移而衰退。”马隆龙说,生物燃气到了必须解决产业化问题的时候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