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中国高铁:驰骋万里前景广阔
  • 中国高铁:驰骋万里前景广阔

    时间:2017-05-09 20:35:21  来源:  作者:赵建国

    宁杭甬高铁开通、向莆高铁正式运营……截至目前,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通车运营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长度达到世界首位。近日,在泰国举办的中国高铁技术博览会吸引了全球业界关注的目光。在10月12日至18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向泰国、澳大利亚国家领导人推荐中国高铁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支撑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也增添了中国高铁加快“走出去”的信心。

    “中国高铁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晶。”在业界多位专家看来,中国高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用不到10年的时间走完了国外近50年的高铁技术发展道路,并且在安全运行、运营速度、通车里程、安全运输人数等方面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助力其快速发展的“幕后英雄”。

    创新步伐加速

    “创新与知识产权是我国高铁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公司工程师龚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据介绍,包括刚刚通车的江西南昌到福建莆田的向莆铁路,南车集团已提供的自主知识产权CRH380系列高铁列车达到334列,因此成为国内高铁列车上线运营数量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优、运营里程最长的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制的CRH380A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担当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国内高速铁路干线的运营主力,并创造了每小时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新一代更高速度试验列车最高试验速度达到时速605公里。同时,南车集团企业品牌价值达295亿元,名列国内机械行业第1位。

    如今,作为我国高铁列车的两大研发与制造企业,中国南车集团与北车集团在技术研发方面几乎是齐头并进,相映成辉。从列车制造到试验系统,从相关材料到辅助技术,中国高铁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迅速提升,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近一年来,北车集团提交相关专利申请134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约占52%,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48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获得专利权32件。南车集团同期也提交专利申请211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约占47%。在近年来的中国专利奖榜单上,中国高铁技术相关专利闪耀其间。中国南车的“一种直线感应电机恒转差频率矢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还荣获了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的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

    “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专利可以保证CRH380系列高铁列车转向架即使是在9种部件失效的情况下,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依旧可以安全停车。”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公司总工程师牛得田向记者介绍,在此基础上,CRH380系列高速列车脱轨系数小于0.13,远低于0.8的国际标准。伴随着自主研发的专利的应用,我国高速列车的关键铸件工艺技术不断优化,高速列车的大量技术指标和性能得到优化,安全运行相关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高铁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进步,推动了中国高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许春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中国高铁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加强专利布局,不仅使高铁产业受益,而且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铺平了道路。

    综合效益显著

    “京沪高铁使长三角、环渤海及沿线地区的互动成本降低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知名品牌,将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在一起,减少中间环节和物流成本。”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向记者表示,该校所做的调研显示,京沪高铁开通两年来,有26%的区段运力利用率达到100%,73%的区段运力利用率达到90%,大大节约了社会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据测算,在全社会交通运量中铁路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社会流通成本212亿元。

    高铁开通所到之处,使沿线的地方经济受益匪浅。山东济宁市依托京沪高铁,地方经济实现快速崛起。如今,京津地区的众多知名品牌企业纷纷前来济宁投资,着手打造新的旅游品牌,地方经济出现生龙活虎之势。事实上,高铁不仅仅影响着国人的出行方式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嗅觉灵敏的个人和企业来说,这其中更是孕育着巨大的品牌打造机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京沪高铁沿线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6.5%,国内生产总值(GDP)却占到了全国的40%,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拉动作用,如磁石般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写到,高速铁路将为中国带来无可比拟的经济效益。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正是因为建设高速公路网而走向现代化,中国的高铁正将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发展节奏变得更为迅速。

    眼下,中国高铁的品牌影响力正逐步向外辐射。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正准备建设一条贯通旧金山、洛杉矶和圣迭戈的长约1280公里的高铁线路,当地官员表示非常希望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得到中国的专利许可等技术支持。南车集团已经与美国企业签署了关于高铁技术合作的备忘录。此外,俄罗斯、泰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均表示出与中国高铁技术的合作意向。

    目前,北京到福州、南宁到广州等高铁线路正加快建设,我国规划的到2020年实现高铁“四纵四横”、营运里程超过1.6万公里的目标正在日益接近。同时,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正在信心十足地积极准备“走出去”,发展海外市场。“中国高铁要‘走出去’,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重要的砝码。”龚明认为,只有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上做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中国高铁才能跻身业界前列,长久地领跑世界。(本报记者赵建国)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