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企业“转身”需知识产权护航
  • 企业“转身”需知识产权护航

    时间:2017-05-09 18:14:52  来源:  作者:荣郁

    一度高歌猛进的加工贸易给我们换来了“贸易大国”的称号,但人们仍然无法摆脱这样的尴尬:廉价出口的昂贵代价是企业技术品牌缺失,自主创新能力低下;跨国公司加紧并购我骨干企业,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短板之痛越发明显……是做“过路财神”还是“贸易强国”,值得我们深思。

    在本届加博会现场,宝泉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定全十分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主要是一些精致小巧的轻工产品,其构造简单。其中占60%左右的产品都在外观设计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我们一般很少参加国内的展览会,反而会定期参加欧洲、日本、香港等地的展会。原因就是非常害怕被内地企业模仿,品牌附加值低的产品就更加容易被抄袭。”

    记者从王定全处了解到,该公司为此曾深受其害,在福建曾“打假”很多次。一台小巧的计算器生产到第3年就卖不动了,因为会出现价格更加便宜、外观难辨真假的产品。

    广东省是经贸大省,进出口企业众多,但是真正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却很少,七成以上的出口产品仍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在海关总署核准备案少之又少。“企业一般都是贴牌生产,别人委托什么就生产什么,对国外的法律不了解,一般又不会对知识产权做深入研究,所以到头来吃了苦头已经晚了。”万利通环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常务经理刘健深有感触地说。

    乐成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营业及市场专员王伟成表示,企业在从外销逐渐转向内销的过程中,十分担心被抄袭,因为产品都是按照欧洲标准制作的,成本肯定不低,但“山寨货”价格会低好几倍。这也是参展的部分外贸企业迟迟不肯将企业向内贸转型,或者转型幅度不大的重要原因。

    加博会开幕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曾到广东珠海、广州、深圳等地,就加强立法工作进行调研。调研中,张德江指出,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可见要想令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

    拿家具行业举例,目前,中国衣柜企业的通病是雷同,“缺创意”,多模仿。而这种原创能力的缺乏已成为企业和行业发展的瓶颈。在中国衣柜业,一旦某些企业有了知名度,其产品很快会被同行模仿、抄袭。对知识产权的轻视已经对整个衣柜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阻力,衣柜业目前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

    衣柜产业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却处在初级阶段。模仿别人的产品,再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来,并不是坏事。但中国衣柜行业要想站起来,就必须抛弃简单的模仿,进行有效的借鉴,这才是成长之道。

    就像民族汽车业,通过与丰田、大众、通用合资,才得以做大做强;家电业亦然,通过对索尼、松下、三洋等洋品牌的借鉴,才有了海尔、康佳、TCL等中国品牌的崛起。国内的加贸企业应向汽车业与家电业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工艺、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实现原创。在原创的路上,一批企业必然会死掉,这是成长的代价。(作者:荣郁)

    来源:国际商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