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对症下药治愈环保“低效症”
  • 对症下药治愈环保“低效症”

    时间:2013-06-28 00:00:00  来源:  作者:

    数据显示,我国近10年来环保总投入在4万亿元左右。“十二五”期间,国内生态环保拟投入3.4万亿元,达到“九五”期间9倍还多。令人费解的是,尽管环保投入逐年增加,却依旧没有改变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仍居于全球前列的事实,尤其是近来部分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环保资金被滥用、环保设备闲置等乱象,不得不令民众产生“多年来的环保投入有多少打了水漂”的疑问。

    有专家指出,环境污染欠改观的症结在于环保资金利用存在“低效症”。一些企业唯利是图、让环保设备“躺着睡大觉”。在监管方面,重前期投入、轻后期评估,未把好“防守关”都是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原因。

    举个例子,部分钢铁企业存在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水平低、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稳定、运行和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等问题;在江苏、山东曾有火电厂耗巨资安装脱硫设备却仅在检查时开启,平日偷偷排放二氧化硫,且电厂每发一度电,还享受1.5分钱的“清洁”补贴。

    也就是说,政策有漏洞、企业受利益驱动以及以往处罚过轻三大诱因让环保投入染上了“低效症”。找到了病因,就不难对环保投入“低效症”对症下药。

    首先政策制定时要确保完善,不能留有可趁之机,在实施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切勿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强化监督与落实的力度;其次政府有综合协调的能力,但环保治理有时并不专业,应发挥以市场为导向的环保投资机制,激发企业环保的主动性;再次要加大处罚力度,追究违法成本。

    应该说,许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往往“走偏”。政府的干预和扶持是有必要的,但干预要“治本”,不能只“治标”。

    政策制定、执行需要更周全,对企业也要有所教育、提示。

    来源:中电新闻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