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化工强省”口号须慎提
  • “化工强省”口号须慎提

    时间:2017-05-09 18:09:57  来源:  作者:陈丹江

    笔者注意到,日前又有一个中部省份提出了“化工强省”的口号。此前,人们听到过很多诸如“化工强省”、“化工强市”、“化工强县”甚至“化工强镇”之类的口号,正是一些地方在这种口号鼓舞和推动下,在盲目发展的冲动下,我国不少地方化工园区雨后春笋,化工项目遍地开花,最终导致化工产能全面过剩、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时下,一些地方为了把化工打造成支柱产业,在“化工强省”之类口号的鼓动下,已经不满足“小打小闹”,开始盲目追求大项目、大投资、大发展。以至不少省市竟相攀比上马千万吨级大炼油、百万吨级大乙烯等重化工项目,使我国炼油能力和重化工产能已经再现产能过剩。一些地方不仅在传统化工产业领域比大,在近年出现的新型煤化工领域,所上项目也呈规模越上越大、投资越来越多、产能越来越多之势,一个煤化工项目投资动辙数百亿、乃至上千亿元。在一些地方和企业看来,似乎“大”就是“强”的标志。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仍是GDP崇拜的翻版,是不科学政绩观的反映。

    化工产业和一些大的化工项目,无疑具有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和效应, 对于提高地方GDP功不可没。但一个地方适不适合大力发展化工产业,则需要条件和环境。凡事物极必反,如果某件事情做过了头,违背了客观规律,最后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国石化行业无论从产能还是产值,已经雄冠全球,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石化行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也是客观现实,比如我国在许多高端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高附加值产品等高新技术领域,都要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石化行业的所谓“大”,更多地体现是在一些资源型和粗加工型石化产品生产规模方面,这其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占了很大比例。这种大,恰恰是需要我们在调结构、转方式过程中加以改变的,恰恰是需要我们加以抑制的。

    笔者并非一味反对“化工强省”,而是反对一哄而上、一味效仿,反对政府主导的产业倾斜。其实,如果一个地方具备了发展化工的条件,通过市场的聚集作用自然发展,远比在一种口号的鼓动下、在一种政策的驱动下的发展要健康得多。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有其自身规律,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才具有相对合理性。如果某一区域一味突出某个产业、一味强调支柱作用,万一有所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而支柱一倒,则大厦危矣。今天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的衰败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一些资源枯竭城市的衰落也是最好的证明。

    来源:中国化工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