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应不断强壮企业的生命线
  • 应不断强壮企业的生命线

    时间:2013-09-23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随着家电品牌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涉及到产品、技术、渠道、销售、服务、资本等各个方面,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很多企业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概念炒作等方面,而忽视了产品本身性能和水平的提高。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只有产品才是品牌的根本,归根结底,产品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线。

    在家电制造领域,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有人指出,我国家电产品总体可靠性水平不高,故障多、维修难、安全性差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国产家电在国际上的声誉,也影响到了我国家电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在国内,这一缺陷主要依靠售后服务去弥补,从而造成了人们对售后服务的诸多怨言。企业的售后服务不应是救火队,售后服务随叫随到不如产品具有过硬的质量。同时,随着人力、原材料等成本不断攀升,救火式的售后服务不仅会引来消费者更多的抱怨,也必将成为企业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甚至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家电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在质量问题上始终如一地谨小慎微、精益求精。海尔张瑞敏砸冰箱并非“一锤子买卖”,而是砸出了海尔人“有质量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意识,使得“精细化,零缺陷”成为海尔企业管理的基础理念。

    反之,在中国家电企业的成长史上,我们也看到如齐洛瓦、小鸭等品牌夭折在质量之路上。在企业蹒跚学步之初,他们也曾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但是当发展壮大之后,他们将盈利当作了企业的第一要务,通过出租品牌等方式快速获取利润,殊不知,流入市场的劣质产品却成为了品牌发展的最猛毒药。

    要想产品质量好、维修概率低,就要产品可靠性高、维修性高、保障性高、维修难度低。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设计产品时统筹考虑产品的可靠性、保障性、维修性以及实用性、适用性。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家电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海尔、长虹、美的等企业近几年都先后建立了可靠性研究开发机构。与此同时,我国家电业内可靠性标准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继家电可靠性评价方法的通用要求——冰箱、冰柜、洗衣机、电热水器的特殊要求4项标准正式实施后,2012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空调和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榜上有名。

    同时,2012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出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选择部分大中型企业率先试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在企业管理绩效考核中,试点推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家电类企业成为首批试点行业。

    诸多相关标准制度的实施,或将使得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月月都是质量月。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