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轮胎行业产业政策》有望出台
  • 《轮胎行业产业政策》有望出台

    时间:2017-05-09 16:43:58  来源:  作者:

    近日有消息称,《轮胎行业准入条件》、《轮胎行业产业政策》等轮胎相关政策,不久将由工信部发布。对此,记者向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进行求证,中橡协轮胎分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没有接到关于政策出台的具体通知,但是相关政策文件已经制定完毕。该负责人还说,《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可能并入《轮胎行业产业政策》中同时发布。

    准入门槛将提高

    近年来,我国轮胎工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轮胎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但随着我国轮胎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大,行业竞争无序、过剩问题严重。目前,在我国轮胎市场上,高端产品生产企业为数不多,外资和外资控股企业包括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等行业巨头在我国高端轮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大量轮胎企业只能进入货车、农用车等利润率较低的中低端轮胎消费市场,在国内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国内轮胎行业还存在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差等问题,这使得我国轮胎市场发展受阻。

    据了解,针对以上问题,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将对轮胎企业的投资门槛作出严格限制。例如,之前企业只需要从银行贷款就可以投资轮胎产业,但准入条件发布后,将必须达到一定自有资金规模才能获得贷款,同时投资人在银行的信用等级必须达到双A级以上。在节能环保方面,准入条件也提出具体要求,如不能达标的企业只能停产整改;整改后再通不过审核的,就只能关门。

    除此之外,为控制总量过快增长,防止轮胎工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即将出台的《轮胎行业产业政策》中,将全钢胎的准入门槛定位年产能100万条以上,半钢胎的准入门槛为500万条以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表示:“轮胎行业的准入门槛,除了在产能规模上进行要求之外,还会对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产品品种作出要求。”到2015年末,轮胎的子午化率不低于90%,其中乘用车全部实现子午化和无内胎化,轻卡轮胎子午化率大于75%,载重轮胎子午化率在85%以上。

    帮助企业应对出口形势

    范仁德表示,轮胎特保案的影响将会在今年体现,今年将是我国轮胎产业受影响最严重的一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有关人士预测,轮胎特保案对2009年轮胎出口的负面影响是1000万条,而2010年是3000万条。除了美国特保案,欧盟对进口轮胎实行环保壁垒也将影响中国轮胎出口。该人士认为,今年轮胎出口占产量的比重还将进一步下降,为了使出口比例不低于文件提出的目标,应当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轮胎特保案后,我国出口美国的轮胎按照35%的税率执行,这给国内企业造成了很大生存压力。”双钱轮胎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轮胎行业产业政策》出台后,将有效发挥政策指导作用,从而推动国内轮胎产业健康发展,并对国内轮胎产业调整产品结构、突破贸易壁垒大有帮助。”

    据了解,该文件中提出,充分发挥关税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科学制定轮胎产品和轮胎生产原料进口关税税率,统筹兼顾轮胎工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悉,范仁德曾经提出建议,取消轮胎出口关税;同时对橡胶进口实施零关税,支持国内企业到境外去发展天然橡胶事业,以降低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

    范仁德还表示,目前轮胎出口占到总产量的40%以上,应重视国内农村市场的需求,并从过分依赖出口调整为以国内市场为主,产品出口实行多元化,扩大非洲、南美、东欧、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

    促进企业重组

    目前,我国生产轮胎的厂家约有500~600家,仅山东省有300~400家,占到6成左右。新的轮胎产业政策将支持企业间的战略重组。业内专家认为,这将提高轮胎产业集中度,一些大企业将更具竞争力。专家提出,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有实力、大型的轮胎生产厂家兼并实力弱、小型的轮胎生产厂家,轮胎行业在3至5年内将面临全行业调整,未来轮胎生产厂家的数量必然会减少。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轮胎行业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会促进国内轮胎行业由数量增长向技术质量提高转变,从中低档产品向中高档、节能环保型产品转变,从过分依赖出口向以国内市场为主转变,从主要出口到欧、美、日等国向出口到新兴市场转变。

    来源:中国汽车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