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整合并购狂潮袭来,零售企业抱团上演转型秀
  • 整合并购狂潮袭来,零售企业抱团上演转型秀

    时间:2017-05-09 03:23:28  来源:  作者:万晶

    私募搅局中百集团控制权,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10月28日发出第三封公开信,呼吁对中百集团《公司章程》进行修改,之前他以两封公开信形式呼吁流通股东支持其改选董事会的提议。在行业增速下滑、估值处于底部之时,零售业掀起整合并购狂潮,抱团取暖并谋求转型,其他产业资本也趁机大举买入,部分公司控股权易主。零售业正在摸索转型之路,不过转型效果尚需市场检验。

    零售业并购风生水起

    中百集团的控制权争夺近期进入白热化。股东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连发出三封公开信,呼吁流通股股东支持其改选董事会的提议,即由宝银创赢与流通股股东共同选出7位人选,进入董事会。

    中百集团董事会共有13个席位,一旦7位董事改选,意味着宝银创赢将从中百集团现第一大股东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抢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目前宝银创赢通过旗下的十多只基金持有中百集团不超过5%的股权。第一大股东武汉商联对中百集团的持股比例约为17.4%。能否得到公司第二大股东新光控股的支持,对宝银创赢尤为关键。而新光控股为一家浙江民营企业,自2011年12月起增持中百集团,今年中报披露共持有中百集团近11.37%。

    新世界更是出人意料的受到盛大的青睐。新世界2013年三季度报显示,“上海盛大新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所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1%,逼近5%的举牌红线。而半年报披露时,盛大尚没有出现在前10名股东名单中。

    三季度以来,新世界股价上涨了45.64%,如果盛大是从7月开始分批买进,账面盈利已相当可观。对于盛大的进驻,接近新世界的有关人士认为,盛大企图借壳新世界一事并不靠谱,上海黄浦区国资委无意让出第一大股东地位。盛大更类似一种投资控股集团,担当PE的角色。

    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产业资本对商业股的增持再度活跃,福建丰琪投资6月底以18.36%的持股比例成为东百集团第一大股东之后,继续增持,至10月14日持股已经攀升至25.12%。雅戈尔此前已经三次举牌工大首创,看上的正是工大首创的核心资产——宁波第二百货,雅戈尔终于在10月14日击退原第一大股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八达集团,成功控股工大首创。此外,翠微股份并购当代商城和甘家口大厦,香港的新世界百货以2.8亿元收购上海汉新旗下上海汇姿百货有限公司100%股权。

    零售百货业的并购大潮正在上演。10月15日,物美商业宣布将出资23.45亿港元收购卜蜂莲花在北京、上海及其他省份广东和湖南除外的业务,包括36家门店;同时,双方决定互相认购股份。这笔交易总金额达到57.86亿港元。

    就在物美收购卜蜂莲花之前的10月2日,华润旗下的华润创业与英国零售商乐购集团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整合乐购在内地的134家门店和购物中心,以及华润创业的2986家华润万家门店。乐购占合资公司20%的股权;华润创业持有80%。整合完成后,合资公司的销售规模有望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

    多因素造就并购大潮

    零售百货企业的并购大潮发生在特定环境之下,盈利增速下滑,估值处于底部,其具有的一些特性吸引到同行甚至其他产业资本的注意,物业重估价值高、现金流充沛、渠道优势以及与电商的合作转型。

    上海宝银创赢就曾表示,之所以想改选董事会,是想让中百集团给流通股东创造更高的投资回报。截至今年6月底,中百集团营业收入为84.8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13亿元,而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高达12.5亿元。如果将账面资金与营业收入进行高效投资,即便是参与60天的国债回购业务,一年能额外增加1.13亿元的利息收入。

    当前零售业逐渐步入慢增长时期,企业效益呈两极分化趋势。无论是大鱼吃小鱼还是强强联合,并购都被零售企业看成了救命草。海通证券分析师路颖在报告中指出,在国资改革国退民进的情况下,零售股具备较大的改善机会与空间;同时,零售股的转型创新也将促进行业出现有竞争力和高成长的龙头。在行业价值低估之时,未来可能受益于政府、资本及企业三方的共同驱动,行业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国资控股的优质上市公司资源转为民营机制,并结合管理层激励,从而在治理和激励改善后,出现效率提升以及更有效的跨区域并购。

    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认为,盛大旗下投资公司入驻新世界的目的,是借国资改革之力,进行战略投资,成为二股东后给新世界传统商业百货注入互联网基因。而盛大选择此时增持当然也是因为商业股估值处于底部。长江证券的商贸零售行业四季度策略报告指出,截至三季度末,商贸零售估值20.43倍,估值有所回升,但仍处历史底部。

    尽管零售业增速有所放缓,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外延扩张空间有限。行业两极分化,优质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提升行业集中度,发挥规模优势,同时可以进入新市场。从翠微股份并购案例来看,翠微股份为区域型商业项目,当代商城、甘家口大厦主要为社区商业,二者定位不同,企业重组后,有利于整体结构优化,同时兼顾区域型和社区型商业项目共同发展。而王府井百货收购春天百货的案例中,春天百货主营高端百货并拥有丰富的奥特莱斯运营经验,双方差异化的品牌资源得到互补。未来王府井百货也将发展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务,同时加速百货店购物中心化转型。

    在估值低迷的背景下,百货公司的商业地产的价值重估再次成为资本关注和讲述的“故事”。有业内资深投资人士表示,如果按照百货公司的商业地产的重估价值计算,大多数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超过目前的股价。不过,这些百货公司的商业地产重估价值需在交易时方能实现。

    长江证券也特别指出需关注商贸零售企业物业重估价值,在商业物业供给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核心商圈的物业租金一路攀升,说明核心商圈物业依然稀缺,在核心商圈拥有自有物业,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壁垒。一般而言,零售企业的自有物业比例越高,越能有效规避租金上涨风险。自有物业重估价值高特别是占据核心商圈,投资安全边际也较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