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气荒”或持续3年,专家表示民用气暂不会涨价
  • “气荒”或持续3年,专家表示民用气暂不会涨价

    时间:2013-12-13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将天然气销售定价标准较之前调高26%。对此,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刺激相关企业加大天然气进口力度,随着供给的增加,天然气涨价压力也将缓解,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气主要进口企业将获利。上述人士还表示,民用天然气价格近期不会上涨,消费者可放心。

    价改或倾向“多使用者付费”方式

    日前,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天然气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天然气销售定价标准较之前调高26%,新增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浙江LNG项目、广东珠海LNG项目等3个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进口天然气项目。

    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201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蹿升至28.9%。与此同时。进口天然气价格接连上涨,国内销价和进口成本倒挂现象日益严重。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王健接受中经网记者采访时称:“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气主要进口企业将获利。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刺激相关企业加大天然气进口力度,随着供给的增加,天然气涨价压力也将缓解。”他表示,近年进口天然气价格接连上涨,国内销价和进口成本倒挂现象日益严重,我国是用气大国,气荒现象频频发生。《通知》的发布,一方面提价,一方面给予税收优惠,很有可能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和增加进口缓解气荒的一个信号。

    中宇资讯燃气分析师沙文波认为,《通知》将进口天然气的销售定价提高26%,可以有效的降低进口企业的亏损额度,缓解冬季用气高峰我国的供应压力。考虑到保障民生与不同消费群体的承受能力,民用天然气在近期不会有明显提升。但随着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能源领域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市场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发改委有意发挥价格杠杆的市场调节作用缓解供应压力,未来天然气或以“多使用者多付费”为原则的阶梯式定价改革有望成为民用气改革的方向。

    天然气“气荒”将持续至少3年

    目前,各地大力推进“煤改气”的背景下,我国本应转向宽松的天然气供需形势迅速紧张起来。据国家发改委透露,今年全国天然气供应缺口达220亿立方米,经过各方努力挖潜后,仍有100亿立方米左右的缺口。而发改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天然气产量959亿立方米,增长9.2%;进口量426亿立方米,增长23.9%;消费量1336亿立方米,增长12.5%。前三季度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增长13.5%,明显高于9.2%的产量增速,供应总体偏紧。乌鲁木齐、北京、石家庄等地,首次在消费淡季出现供应紧张状况。

    对于我国出现“气荒”现象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大气治理政策颁布后全国各地纷纷推进煤改气、油改气计划,天然气需求迅猛增长,国务院及环保部给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定了减少煤炭消耗的硬性标准,市场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大家的意料,造成了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气缺口过大。

    沙文波也表示,要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我国需提高开采技术与开采能力、增加天然气进口量,加快研发页岩气、煤层气等可提替代能源的开采技术,鼓励煤制气的发展。

    王健还称:“保守估计气荒至少持续3年,要从根本上解决“气荒”,就必须理顺价格机制,多渠道开源、加大储气库建设,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增强机动性。”

    来源:中电新闻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