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疫情面前企业更应履行社会责任
  • 疫情面前企业更应履行社会责任

    时间:2020-09-02 00:00:00  来源: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疫情中,各类企业的基本运转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但也有企业积极参与到物资捐赠、扩大公共服务、保供应链稳定等事业中。很多企业将社会责任和自身商业模式和经营发展相结合,在积极发挥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同时也提升了商业价值。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面对全球疫情蔓延,许多中国企业除了传统的捐钱捐物资之外,还利用各自所长和自身技术、管理、人才、资金、产品和服务优势等,发掘在各自供应链和合作伙伴上的痛点和需求,将其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例如,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发挥平台优势,通过开放在线办公、远程协同等免费渠道帮助企业复工,也直接采取减免平台商家的经营费用等措施,扶助中小企业发展。


    “新冠疫情促使全球各国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和贸易关系。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企业在促进开放和可持续的贸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全球贸易协会总干事艾伟德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这一点。


    疫情下,各主要经济体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据美国破产协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8%,已有超过10万家小型企业永久倒闭。日本信用调查公司东京商工调查的调查显示,随着疫情的蔓延,进入4月后,因疫情破产的企业数量飙升至114家,近3个月中坚企业的前景指数为-54.1(上期指数为-13.1),中小企业为-61.1(上期指数为-25.3),均为自2004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差水平。根据德国信改联发布的调查数据,在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总损失大约为120亿欧元,平均每个破产企业遭受损失超过130万欧元,创下近年来破产企业最高的亏损纪录。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因为抗击疫情也需要维持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艾伟德说。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评估,订单的取消、裁员的增加、工资支付的延迟、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减少、企业倒闭和工作场所的潜在健康风险等影响了全世界超过12.5亿工人,另外还有20亿非正式部门的工人也处于危险之中。全球航空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能源等多个行业遭受重创,就业市场显著恶化,大量劳动者被迫缩短工作时间或面临失业。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地区的就业状况仍在不断恶化。


    艾伟德认为,企业在进行经营与采购决定时,应仔细考虑供应链中存在的潜在影响。基于疫情而产生的一些购买决定或方式的调整,将有可能对整个价值链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中间商以及工会和民间社会团体进行有效和必要的沟通,对于克服消极影响至关重要,也是最终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


    “比如,一些企业触发了不可抗力条款,停止向商业合作伙伴付款,可能会面临有关采购行为的审查和批评。事实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将损害公司的声誉,进而危及其社会经营。”艾伟德说,越是负责任的商业行为越会在危机时刻加强业务关系,并且保持沟通顺畅,以保持业务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一些企业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提升了商业价值,这也说明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公司经济目标实现之间并非冲突,对话、团结和合作将是关键。


    对于此次疫情将深刻影响供应链变化的问题,全球贸易协会的调查显示,90%的受访企业在疫情暴发后不会对其采购目的地或产品类型作出改变。疫情后,中国或仍将继续保持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只是在全球贸易中某些行业的主导地位可能有所下降。因为许多企业会寻找地理位置更靠近其零售网点的供应商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无论采购地在哪里,企业都需进行供应网络布局,以降低风险,进而准确地把握哪些供应商、站点、部件和产品处于风险当中,最终确保企业自身的库存和其备用站点的供应,而非依赖一个来源,这也应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艾伟德提示,对于企业而言,这种供应链的规划可能存在困难,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但其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其花费。(记者 张伟伦)

    转自:中国贸易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