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钾肥:上半年“旺季不旺”超预期
  • 钾肥:上半年“旺季不旺”超预期

    时间:2019-07-05 00:00:00  来源:  作者:
    2019年上半场结束,钾肥市场虽有出人意料的“小幸运”,但超出预期的“旺季不旺”,还是让商家倍感不适。期间,钾肥社会库存量不断积压,并渐显库存压力;龙头企业不断调整销售策略,但市场走势仍旧差强人意。尤其是在边贸钾肥低价抛售的影响下,国产、港口钾肥为求自保,被迫下调销售价格。然而,下游市场却进入销售淡季,复合肥企业开工率持续走低,原料消耗、补仓需求大幅减弱。至此,钾肥市场陷入“越降价越低迷”的恶性循环中。截至6月下旬,国产60%氯化钾各地经销商到站报价2200元/吨,较年初价格下跌150元/吨,跌幅为6.3%。港口62%白钾主流报价2300-2350元/吨,低端成交参考价2280-2300元/吨,较年初价格下跌250元/吨,跌幅达到9.7%。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三季度乃至整个下半年时间,钾肥市场能否出现逆袭,而且价格反弹至“巅峰”?还是市场继续低位运行,或将进一步“跌穿”当前价格呢?卓创资讯带着问题针对港口贸易商、中下游肥料生产企业进行电话采访,并将其核心观点归纳如下:权衡以上各种因素分析,卓创资讯认为,三季度钾肥需求方向以经济作物为主,硫酸钾、硝酸钾仍是下游主要成交对象。另外,大田作物备肥多为高磷肥,而且复合肥企业在产过程中,钾肥消耗皆为低价的国产钾肥。总而言之,三季度钾肥内需要好于二季度,但市场交投多集中在中下游,且以消化库存为主,故对钾肥价格上涨支撑尚且不足,市场多处于低位守稳状态。至于国内商家较为关注的2019-2020年度钾肥大合同价格,卓创资讯认为,国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各国汇率波动较大,为求自保为主,且降低经营风险,钾肥大规模采购需求或将缩减。受此影响,全球钾肥供应过剩现象凸显,价格下探现象或将存在。既然上半年,中国暂未签订大合同,下半年由于国内库存量较大,新单签订的时间或将后延,不排除会在四季度签单的可能性。另外,新合同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大,跌幅或将在10-15美元/吨,即到岸价270-275美元/吨。若以此价格进行推算,预计港口62%白钾销售价格或将在2200元/吨附近。但同时,有一点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一旦“国储”任务再次启动,均会打破当前钾肥市场供需现状,价格“逆势上涨”现象将会出现。因此,下半年钾肥大合同签订延期或“国储”任务验收将成为拉涨钾肥价格的一套组合拳。截至6月底,钾肥市场风险预警指数为0.78,尚处在风险模型中的观望区。根据该区间的价格波动规律分析,价格暗降幅度在50元/吨以内。因此,预计7月国内氯化钾价格稳中伴有暗降,降幅在30元/吨左右。以62%白钾为例,华北、华东港口低端成交参考价2250元/吨左右;建议下游商家在可酌情采购。

    转自:中国化工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