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断直连”+备付金新规 支付业这个冬天有点冷
  • “断直连”+备付金新规 支付业这个冬天有点冷

    时间:2019-01-20 00:00:00  来源:  作者:

    继多家银行宣布“断直连”之后,今日又是央行规定支付机构完成备付金100%集中缴存的最后一天。对于一些支付机构而言,这个冬天有点冷。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断直连”和备付金100%集中缴存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央行新成立的网联平台能够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这是一个行业规范的过程,也是支付行业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过程。”

    “断直连”提速

    过去几年,支付行业得以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能直接在商业银行多头开户、多头连接,并通过其在各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办理跨行资金清算,变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组织的跨行清算职能。

    据一位支付机构人员介绍,他们的备付金都存在银行,以存款为筹码,压低银行快捷支付等手续费。他说,在通道费上,银行借记卡是3.8%。,信用卡是6%。。在支付行业链条中,这些费用的分成比例是,发卡行占70%,收单机构占20%,清结算机构占10%。而支付机构既发卡,又收单,还承担清结算功能,银行收3%。左右的资金成本费用。

    这一做法是支付行业公开的秘密,为此很多银行都有怨言。不过,更大的问题是随着支付行业的迅猛发展,部分支付机构出现挪用备付金,甚至投资等乱象。

    为加强金融监管,2017年,央行下发《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要求各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新增不同法人机构间直连处理跨行清算的支付产品或者服务;对存量业务,应当尽快迁移到合法的清算机构处理,即所谓“断直连”。随后,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宣布成立新的网联平台。

    近期,包括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断直连”公告最新进展情况,同时均表示已接入新的网联平台。

    根据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数字,2018年已有424家银行接入网联平台,全部持网络支付牌照的115家支付机构也已接入网联,超过99%的市场存量跨机构业务已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断直连”政策降低了渠道壁垒,利于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更亲民的支付体系。而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不但减轻了中小支付机构在银行渠道和系统对接方面的负担,为行业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环境,也有利于行业的开放和良性竞争。

    不过,“断直连”后,支付模式也将发生改变。支付通道将从原来的三方模式(商户端-支付机构-银行)转变为四方模式(商户端-支付机构-网联/银联-银行),原支付机构在第三方模式下的“清算”角色被禁止,改由网联等清算机构完成,这意味着支付机构不能再行使清算功能。

    备付金大限已至

    如果说“断直连”只是支付行业的中考,那么备付金100%缴存则是终考。

    据了解,备付金是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取的预收待付资金,也就是用户刷卡或消费的金额是先进到支付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过去几年,备付金是支付公司与银行谈判最重要的筹码。支付机构可以以这笔巨额存款为“筹码”和银行就利息收入和通道费率等问题谈判。不过,由于有些备付金沉淀时间较长,就出现了支付机构挪用备用金购买理财,参与过桥贷款、投资或者用到公司内部运营等违规现象。

    为此,央行祭出“大杀器”:撤销支付机构开立在银行的备付金账户,统一集中在央行缴存。

    2017年12月,央行发布《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从2018年1月执行现行集中交存比例20%;2018年6月29日,央行再次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今日便是备付金100%缴存大限的最后一日,不过,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仍有部分支付机构未能完成这一任务。

    业内人士表示,“备付金集中交存”政策避免了挪用、占用备付金的风险发生,有力地保护了用户信息,有利于支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冬天”怎么过?

    最近,腾讯在微信中新增了“零钱通”功能,用户只要把“零钱”存放在“零钱通”中便可收到部分利息。虽然,微信方面解释称是为了让用户受益,但大部分人士一致认为,这是腾讯抗衡支付宝和应对“断直连”的利器。毕竟用户账户的零钱存在“零钱通”中,就等于变成一种购买理财的行为,购买后的资金不再是客户的备付金,也算是一种“应对争取”。同时,腾讯还有财付通,他们一直在推广理财业务。

    类似的还有支付宝,他们早已有余额宝和各种理财业务。

    支付巨头毕竟财大气粗,但对于中小支付机构而言,这个冬天就有点漫长了。

    有支付机构人士表示,虽然他们也在央行开户了,但是并没有钱入账。“备付金100%集中缴存对公司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业务都造成了不小影响。”该人士表示,下一步他们只能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支付为入口,做金融、理财等产品。“毕竟现在央行也不批支付牌照了,我们这块牌子还是很值钱的的。此外,目前也有相关公司在与我们洽谈合作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断直连”和备付金100%缴存后,有能力的还能靠自己继续生存下去;能力差点的可以与支付巨头合作,为其做代理;最惨的可能就只能“转卖”牌照,或者续展通不过后就被直接注销了。

    相关链接

    支付牌照“开闸”?这个还得等一等

    本报讯 最近,支付牌照要“开闸”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这则消息来源于2018年底,央行在其官网上更新了一批支付机构的最新信息,共涉及15家支付机构,分别是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投科信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

    其中,这15家支付机构中,有纽斯达、上海大众交通、华瑞富达、安徽圣德、厦门夏商、广东信汇、西安长安通等7家更换了法人代表。

    据悉,这批法人代表有变动的支付机构是2018年3月,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公告宣布支付对外开放之后作出的首次核准,但并没有出现业界关心的支付牌照“增项”。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明确了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准入和监管政策。央行指出,该《公告》明确了外资和内资支付机构须遵守相同规定,实现统一的准入标准与监管要求,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此后,在2018年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其官网正式公告越蕃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申请信息。而越蕃商务主要出资人为World First Asia Limited。按照以往惯例,获得公示的支付机构将进入央行总行审批流程,如顺利通过将会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不过,目前尚未有越蕃财务获得支付牌照的消息。

    实际上,早在2015年,央行就基本停止了支付牌照的发放。2016年至今,央行也没有发放一张新的支付牌照。央行对于金融活动一直采取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第三方支付对经济活跃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不过其中的金融风险也层出不穷,这也是央行对支付牌照实现强监管的重要原因。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总编辑刘刚表示:“2019年会延续之前的监管政策,支付牌照不会大规模放开,可能会有零星的外资机构获牌。”(戈清平)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