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铜价:鹰潭工业发展的“心事”
  • 铜价:鹰潭工业发展的“心事”

    时间:2013-05-28 00:00:00  来源:  作者:

    铜,与江西省鹰潭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鹰潭,因铜而旺。铜产业在鹰潭工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2011年,鹰潭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1+6”产业,其中,“1”就是铜产业,以铜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六大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自此,鹰潭市铜产业发展持续加速。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408亿元,而78家规模以上铜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了2186.78亿元。鹰潭提出在2016年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实现5000亿元的目标,其中铜所占的比重将达到80%。

    正因为铜产业在鹰潭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铜价一直与鹰潭息息相关。

    现状:铜价跌幅扩大

    近几年以来,国际市场波动较大。自去年9月份至今,铜价(指电解铜的价格)一直呈不断下降之势,最低时在4月中旬,铜价下跌到了4.9万元/吨,目前,国内市场铜价保持在5.3万元/吨左右。

    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蔓延,在短短几个月之内,铜价从近7万元/吨的跌到了2万元/吨的低谷。

    在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近些年来,国际铜价虽然波动频繁,但价格却相对平稳,最高峰值时6万多元/吨,低峰值时在5.5万元/吨左右,而且每年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年初时铜价会相应地呈现下降态势,而在年中时,铜价相对会平稳上升回复到之前的水平。因此,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上半年,铜价下降的趋势仍然是铜产业市场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只是降幅相对扩大。

      影响:企业利润减少

    简单地就数字而言,鹰潭各家铜企业对铜价预期的5.5万元/吨与现实的5.3万元/吨只是相差2000元/吨而已,并且从目前的数字来看,5.3万元/吨并没有触及企业的承受底线。但在企业负责人的眼中,5.3万元/吨的铜价所透露出来的市场信息却不是一个好消息,它所反映的是经济市场不景气以及因此带来的世界铜市场需求量的萎缩,对企业而言,市场萎缩将造成对企业利润空间的挤压。

    据业内专家分析,今年以来,铜价“易跌难涨”的特征尽显无遗,铜价经历多次反弹失败,导致运行重心不断下移。究其原因,中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所引发的铜市忧虑是关键利空因素。中国作为全球第一铜消费大国,其经济复苏速度明显放缓令铜需求前景不容乐观,铜需求预期进一步下滑。展望后市,中国铜市进口结构将继续转变,即减少精炼铜进口而增加铜精矿进口,而铜精矿进口的增加意味着精炼铜产量的进一步扩张,这将使得中国精炼铜进口需求进一步下滑,不利于铜价走强。

    对铜企业而言,铜价下跌除了影响企业的销售之外,也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鹰潭高新区一家铜企负责人表示,企业面对的就是市场,当市场需求下滑时,企业就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降价是必然的,而且对整个铜产业行业来讲,总体销量下降也是必然的,市场风险加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弱就显得很重要了。

    应对:转变经营模式

    尽管企业经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只要应对有序,铜企业不会出现那“一倒一大片”的局面。近些年来,涉及铜产业的企业应对铜价波动都已经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抗风险管理机制,任何企业负责人只要清楚企业的实力,尽可能地减少投机行为,就能成功应对风险。

    据了解,目前鹰潭市铜加工企业普遍采取“加工费+铜差价”的经营模式,企业赢利主要靠的是赚取加工费和金属回收率收益。一般粗铜企业加工费在1000~2000元/吨,技术含量较高的可达到5000元/吨甚至更多,事实上,赚取加工费的收益与铜价的涨跌关系不大。但铜企业的加工费在业内是很透明的,并且也是很低的,如果企业仅仅赚取加工费,它的经营生产将会变得非常困难。企业利润来源的另一个部分就是赚取铜差价。据了解,铜企业的加工费是以电解铜的价格为基础的,但在生产过程中,铜加工企业直接使用成品电解铜为原料的很少,他们大多都进行废铜回收,废铜回收加工与成品电解铜之间也有一定的差价,这部分差价也构成了铜企业的生产利润。而赚取铜金属回收率的收益与铜价的涨跌密切相关,当铜价下跌幅度较大时,这个差价就相应较小。

    铜加工企业另一个规避铜价风险的办法就是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加工费收益。为达到经营目的,铜加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努力降低阴极铜等产品的加工成本,不断提高铜的回收率,努力争创效益;另一方面对铜等产品开展严格的套期保值操作,从而有效回避铜价波动的影响,锁定企业既得的加工费收益。据了解,一般铜企业都不会库存大量铜现货,大量库存铜现货其实是一种投机行为,而不是生产行为,当铜价大幅上涨时,铜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差价收入,但当铜价大幅下跌时,对企业的冲击也是致命的。一般铜生产企业,都会根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而设定一个铜现货存量最大值,超过了这个最大值,就超过了企业承受的风险能力,董事会都要对经营者进行干预。通过现货交易与期货操作的模式,企业规避风险能力增强。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