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时间:2013-06-21 00:00:00  来源:  作者:

    本报讯 近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决定,筹措200万元作为2013年全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的专项资金,并对发展林下经济取得实效的工会和职工给予扶持和奖励。

    据了解,随着大兴安岭林下资源经营的全面铺开,大兴安岭地区各级工会组织把林下资源承包经营作为职工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9种模式,重点发展5大产业。截至目前,全区已确定371处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户),主要发展品种为黑木耳、冷水鱼养殖、蓝莓和北药种植,目前已完成面积204.1万公顷。

    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大兴安岭地区各林业局都制定了发展林下经济五大产业的规划和推进方案及相关的扶持政策,共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3872.5万元,现已全部落实。全区林下经济小额担保贷款额度达4656万元,已发放小额贷款2910万元。设立51个地、县、镇(场)林下经济技术服务站,林下经济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达15.2亿元。

    为深入实施“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职工致富工程,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在全区工会系统首先启动“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做好职工林下资源承包经营调查摸底工作,打造全区工会职工创业致富项目册,采取积极措施重点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同时还将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带职工家庭”的致富模式,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加大对初期创业户和大户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创业致富规模。2013年,地区总工会还将引入激励机制,地县两级工会组织计划筹集资金400万元建立职工创业致富基金,地区总工会将筹备召开职工致富工程表彰奖励大会,对职工创业致富工程取得实效、职工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县级工会给予重奖,在全区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推进职工创业致富工程加快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2年,大兴安岭地区参与林下资源承包经营职工总计4万多人,其中10个林业局总计3.8万人,地林直各单位2341人。全区发展林下经济可利用面积610多万公顷,已承包经营林下资源面积460多万公顷,人均承包经营林下资源面积114公顷。蓝莓种苗繁育完成397万株,已种植3900亩。全区黑木耳养殖1.12亿袋,新建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场4个,还完成4种野生药材的品质鉴定,推出了“全国野生药材品质最优良的地方”品牌,做到了“地块定人、资源定主、管理定责、职工定心”,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林下资源承包经营确保了职工的利益,让职工在林下资源承包中真正受益,这一富民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和省总工会领导的肯定。

    2013年,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将按照《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意见》要求,继续组织职工发展林下经济,促进蓝莓、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在蓝莓产业中,发展种植蓝莓500亩以上基地5个,扶持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蓝莓精深加工企业5家,进一步建立健全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人工种植蓝莓0.77万亩,蓝莓精深加工业实现产值2.73亿元。从业人数达8000人,人均0.96亩。食用菌产业将重点做大做强黑木耳养殖业,加快推进各类食用菌养殖基地建设,扩大食用菌销售渠道。发展养殖食用菌10万袋以上基地5个,扶持年产值200万元以上食用菌加工企业5家。2013年,养殖食用菌1.75亿袋,实现产值5.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