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谋求口岸贸易升级,绥芬河主打“对俄牌”
  • 谋求口岸贸易升级,绥芬河主打“对俄牌”

    时间:2017-05-13 15:35:07  来源:  作者:陶海青

    8月8日,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伟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举行的中国国际口岸发展论坛上表示,要提升中国边境口岸贸易的层次和水平,打造口岸贸易“升级版”,为中国对外贸易注入新的活力。

    绥芬河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贸易的省市之一,被称为中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同时,绥芬河也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俄罗斯全境的黄金通道,经贸往来增长潜力巨大。

    张伟表示,要将这种增长潜力转化为实际的增长动力,需要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发展口岸正规贸易,对传统边贸进行转型升级。发展口岸正规贸易,就要引导推动高质量、高档次、售后服务完善、贸易方式多样、交易结算规范、运输通关正规的品牌商品企业在口岸开展贸易。

    早年的淘金客成纳税大户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边扩大开放的口岸城市之一,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陆港”,对俄贸易额连续多年居全国沿边口岸首位。

    曾在黑龙江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高管的于志学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正值暑期,绥芬河口岸更加繁忙,每天的入境游客络绎不绝。通常,俄罗斯游客及中国返程客从早晨7点,就携带着采购到的糖果、面粉、巧克力等食品入关。”

    在绥芬河步行街上,店铺的牌匾基本上都用中文和俄文做标注,说明店铺名称和主营商品。如有俄罗斯人经过,店员会用俄语与对方打招呼和推销商品。

    “到绥芬河来的都是淘金客。俄罗斯的项目短平快,回报率高,吸引了许多人,不仅包括周边的外国人,也有国内其他省市的客商,以福建人居多。早年来的淘金客都赚到了钱,腰缠万贯,也是纳税大户。”于志学说。

    值得一提的是,绥芬河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口木材集散地之一。数据显示,去年,绥芬河的木材进口量占全国木材进口量的24%,占从俄进口量的40%。在绥芬河火车站,一辆辆满载着木材的火车经绥芬河中转后,将木材运往内陆。

    绥芬河口岸的发展只是中国众多边境口岸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边境口岸贸易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短板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中国边贸快速发展的同时,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通关手续复杂、产品质量没保障等问题仍不容小觑,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口岸贸易难以做大做强。

    长期以来,商品档次偏低、贸易层次不高一直是黑龙江省边贸出口发展的瓶颈。“过去,中国边境贸易以小额零散、家庭式小企业或作坊为主,现在有所改变,但要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在质量和规模上还有待提高。”张伟说。

    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白德福认为,目前,中俄边境口岸贸易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必须改善跨境贸易基础设施,这就需要两国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包括改善铁路、公路、口岸、桥梁等。”白德福说。

    白德福还认为,中俄边境通关手续复杂,制约了中俄边贸的发展。他希望两国政府加强合作,将中俄边境通关手续办理环节减到零,做到无需办签证就可顺利通关。

    为此,张伟建议加快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服务辐射功能;加强口岸国际合作,实现口岸对等开放;借助绥芬河口岸地缘优势,促进东北亚国家间经贸合作等。

    打造口岸贸易升级版

    目前,中国进口俄罗斯的产品主要有原油、原木、铁矿及其精矿,而中国出口俄罗斯的产品主要是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品、鞋类、箱包等。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问题专家邢广程认为,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的沿边地区应转变思路,将内地企业引进来,进而创造条件打开俄罗斯整个市场,不应局限在远东地区,要打造对俄贸易的升级版。

    张伟认为,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港口口岸发展的黄金期,那么今后30年应是中国边境口岸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外需不足和国内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增长趋缓。“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升现有的边贸层次和水平,加快打造口岸贸易的升级版。”张伟说。(本报记者 陶海青)

    来源:中国贸易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