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产业经济 > 安徽关爱中小企业,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安徽关爱中小企业,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时间:2013-11-22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安徽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两个促进经济发展“30条”政策,积极主动应对经济危机,今年又及时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专门出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条”新政,省财政每年安排11亿元民营经济专项发展资金,全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

     近日,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就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关爱中小微企业,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牛弩韬说,为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安徽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组织民营经济政策巡讲团,从今年8月份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民营经济政策巡讲活动,走进基层、走进园区、走进企业(目前已完成亳州、宿州、蚌埠、合肥、淮南五市巡讲工作)。发挥省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现场宣讲、印发手册、网络在线解读等方式,宣传“民营经济20条”、“省30条”、“国务院金10条”等。

    其次,深入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雏鹰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精神,根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的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雏鹰行动计划,并将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雏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各市。

    第三,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一是深化融资培训服务,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紧密围绕中小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把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设置为培训内容,深入各市开展融资服务为主体的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融资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融资品种方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以产业集群专业镇专项担保资金和私募债试点发行工作为突破口,切实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第四,构建网络平台,更好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是认定第三批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家,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家(待认定)。截止2013年9月底,安徽省省级示范平台达到56家,国家级示范平台达到10家。二是继续完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三年计划,做好收尾工作,今年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续建项目为15项,争取到国家补助资金850万元。三是按照工信部统一要求推动建设以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枢纽平台,与16个市综合窗口平台、28个产业集群窗口平台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信息畅通、供需对接便捷的互联互通网络项目,截止9月底已实现29个平台的互联互通,预计年内将全部完成。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牛弩韬强调,当前,需要不断完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努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他表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继续抓好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切实把政策规定转化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二是加强政策调研工作,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政策创新,有效解决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三是提高民营企业政策知晓率。借鉴兄弟省份好的做法,推动开展《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工作;汇编《安徽优秀民营企业》特刊;整理摘编近年来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免费发放到民营企业。

    其次,扶持企业做优做强。推动企业上规模上台阶,促进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带动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推动民营经济由小规模、分散化加快向专业化、集群式发展。一是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二是促进中小企业产品销售。

    第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是激发创业热情。加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着力营造“崇尚创业、鼓励干事、褒奖成功、包容失败”的创业环境,形成“人人想创业、能够创成业”的生动局面。二是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在2013年首批认定70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基础上,拟继续认定一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进一步集聚创业服务资源,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推动全民创业工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三是扶持创业基地发展。第四,着力解决融资难题。一是不断创新融资品种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有关合作银行,力争在省内全面推广“税融通”工作;在动产质押融资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借鉴银行面向大型企业开发的“动产质押和厂商银”产品,以及大企业为小企业担保,小企业自身资源进行反担保的产品,协同银行、监管公司创新形成“面向产业集群成长性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方案”;积极与利用大企业优势,与银行合作开展供应链融资;积极探索产业集群专业镇专项担保工作线上申报及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提高申报效率和企业的贷款获得率。二是强化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担保机构开展集优担保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和私募债等工作;邀请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司领导和业务负责同志来皖,对我省担保业务信息报送工作、补助和和担保业务创新组织一次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我省担保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进银行金融创新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机制。(本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潘峰 陈晓芳 陈志鹃)

    来源:中国工业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